用益-私募机构观点:国内疫情加速闯关 市场面临短期阵痛
世诚投资:国内疫情加速闯关 市场面临短期阵痛
受汹涌的国内疫情影响,A股主要指数本周均出现回调。社会服务、食品饮料等疫情复苏板块相对抗跌,估值相对较高的电力设备、电子等行业跌幅居前。目前,国内疫情正加速闯关,疫情虽带来了短期阵痛,但部分受疫情冲击严重的城市正逐渐恢复常态。我们判断,近年来受损严重的消费板块,终将会迎来疫情修复的投资机会。此外,作为直面疫情的排头兵,医药医疗板块中长期逐步复苏的趋势较为明确,防疫政策的变化给该领域不少子行业带来了相应的投资机会。
煜德投资:明年投资风格趋于平衡 价值股、成长股均有机会
对于明年的投资,一些价值股有机会,成长股也有机会,最关键的是成长股要阶段性的进行投资,价值股也要从中优选。从统计的角度来看,A股过去的20年中,大概有40%的时间是成长股领先,20%的时间是价值股领先,还有20%多时间是平衡性的。特别是在未来的一年,可能还有美国和欧洲的衰退风险,尽管可能是个弱衰退,但仍然是个衰退的基本面。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到技术创新,在未来的一年里没有看到特别大的技术创新。另外,过去的危机把很多优质的价值股、价值成长股的估值已经打的很低。因此,明年更倾向于一种平衡性的风格,在这种平衡性的风格里,优选卓越的公司,特别是一些价值成长股,是有确定性的收益的。
石锋资产:中长期看好市场回升 短期关注政策稳定性
经济回落压力加大,消费、地产再度成为政策焦点。本月投资、消费、出口全面走低,尤其是出口的回落速度超出了市场预期。内需发力的诉求显得更加迫切,而地产、消费作为内需的两大抓手,进入11月以来,再度成为政策的焦点。中长期看好市场回升,短期关注政策稳定性。10-11月市场波动加大,主要系政策预期快速变化所致,领涨板块围绕政策主线进行轮动。展望后市,近期推出的政策组合可以看作是重大转折,但目前看政策实际效果尚不明确,并且从政策发力传导至基本面改善仍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另外需要关注政策稳定性。市场短期内不具备持续上行的基础,预计仍会以震荡为主,但我们对于中长期市场走势保持相对乐观。
陆宝投资:赛道股情绪持续降温 调整行情尚未出现底部企稳信号
上周市场惨淡,沪指连续下跌七个交易日跌3.85%,深成指跌3.94%,创业板指跌3.69%,且成交量萎缩明显,进入极致的地量状态。31个申万一级行业普跌,表现相对较好的是美容、传媒、社服、消费,而新能源、电子、煤炭化工等跌幅较大。在市场没有增量资金入场的背景下,赛道股情绪持续降温,同时,调整行情尚未出现底部企稳信号。这一波下跌主要是外围下跌的影响,尤其是美股的向下,叠加疫情感染人数上升带来阶段出行减少,对经济情绪和实际的影响较大。情绪的短期高点也已经出现过,内外部流动性无法有更大的边际变化点,因此指数进一步回落是高概率的事件,但是现阶段没有必要过度恐慌,静待2023到来。
望正资产:底部的周期类资产迎来布局时机
望正资产表示,随着宏观因素出现转机,出行旅游、航空酒店、机场、金融、地产等基本面和股价均处于底部的周期类资产迎来布局时机。与此同时,虽然光伏、新能源汽车、军工等行业面临供求关系变化、增长速度减缓、过去估值偏高等因素的挑战,但这不影响行业内由创新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尤其是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在成长板块回调过程中显现布局机会。
沣京资本:2023年机遇和挑战并存 市场处在一个相对中性的起点
2023年市场处在一个相对中性的起点,体现为估值中性、情绪中性、结构中性和业绩均衡,高配置、高情绪的赛道行业与低增长、低预期的传统行业都均值回归到了相似水平。2023年机遇和挑战并存,抱乐观预期,做最好努力,回归增长本源,挖掘具有持续性的成长机会。与过往三年不同的是,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正常以后,市场将会少一些复杂博弈和预期,投资逻辑更多回归增长本源,对投资机会的甄选回归到“盈利动量的持续性”,回归到行业空间、竞争格局、业绩兑现、治理结构这些传统框架中,去挖掘那些景气和业绩能够持续超预期的成长机会。我们相对看好消费/医疗复苏链、房地产链、具有经济复苏贝塔的周期性公司、TMT中受益国家战略的细分领域等,并关注新能源、军工等成长赛道的估值修复机会。
往期回顾: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明年我国经济将前低后高 整体呈现出弱复苏态势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市场延续了多空分歧 呈现出结构性震荡走势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明年市场会显著改善 较难探底后快速上升行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市场热点集中在炒“药”和反弹的各种消费股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市场从连续下跌中走出 呈现多个热点轮动局面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