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私募机构观点:A股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成长和消费有望产生共振
鑫然投资投:A股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成长和消费有望产生共振
鑫然投资投资经理李会坤表示,本周是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周,目前,线下工作和生活场景已经开始活跃,线下消费场景必将很快重启,生产节奏也将恢复到正常。因此,短期内中国经济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在防疫政策优化和刺激政策加码的背景下,房地产、互联网、教育等受到压制的行业都面临一定程度的边际放松,经济周期性复苏的预期迅速重燃,春节后将迎来浴火重生的新一轮增长。综上,在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确定的背景下,对市场的中长期乐观情绪保持不变。在宏观经济春节后逐步重回正常轨道的预期下,加上美联储加息周期即将见顶等外围因素已充分反映,A股将迎来较为确定性的机会,成长和消费两大突破方向有望产生共振。
景林资产: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可能会分两步走
景林资产认为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可能会分两步走:首先通过政策救助,让房地产从失血状态恢复到正常循环状态,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量表恢复正常,这一步完成的标志是一批房地产企业恢复市场化融资能力。其次房地产企业开始有序调整资产负债表,包括降低杠杆和补充权益等,这一步完成宣告行业的出清和调整完毕。目前房地产市场处于第一阶段,市场参与者对政策救助的有效性仍然将信将疑,但景林资产倾向于觉得房地产行业的底部可能正在显现;伴随着针对房地产企业流动性问题的政策持续出台和落地,房地产行业有望从底部逐步抬升。房地产行业的流动性压力正在被针对性缓解,尽管开工、投资和销售的回暖需要时间,但方向相对确定。
融智投资:疫情放开后大部分资金选择观望 短期内市场缺乏动能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助理刘寸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利好落地、经济数据一般、疫情放开后感染持续爬升的情况下,大部分资金选择观望为主,短期内市场缺乏动能。今天虽然有所反弹,但依旧不改弱势震荡格局,我们对短期行情较为谨慎,但对中期行情相对乐观,短期内关注疫情影响,以及春节的“大考”。具体操作上,建议投资者关注医疗医药行业以及消费行业的复苏情况,保持谨慎,高抛低吸。
聚鸣投资:港股估值仍有向上修复的空间
聚鸣投资创始人刘晓龙表示:“由于前期跌幅较大,美联储加息大概率接近尾声,港股可能是阶段性更优的配置选择,因此我们11月把港股和中概股仓位提升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虽然经历了近两个月的强势反弹,机构对于港股后市表现依旧乐观。特别是,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会议强调“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机构投资者对于港股互联网、医药等板块更为青睐。
睿扬资本:市场处于“强预期”之后回到“弱现实”的阶段
本周市场回撤较大,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均回撤3%以上;两市日均成交额不足6500亿,市场交投情绪偏低。国内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12月政治局会议思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货币政策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宽裕,相比于2022年可能有所收紧。 海外方面,20日日本央行宣布10年期国债收益率波动区间将扩大至±0.5%,随后日本10年国债利率攀升至上限水平,全球债券收益率也出现普升的现象。美国三季度GDP增速超预期上修至3.2%,一定程度上重燃市场对美联储紧缩担忧。目前来看,市场处于“强预期”之后回到“弱现实”的阶段。国内疫情扩散速度超出市场预期,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市场下跌的催化剂。但长期来看,随着后续需求端相关政策的落地以及疫情好转,市场信心有望再度修复。
挚盟资本:国内经济明年至少是个弱复苏的趋势
对于后市的投资策略,挚盟资本总经理史余森表示,站在现在往明年看,应该说国内的基本面比2022年的确定性要强很多。社会面的经济活动开始回归正常,明年也将持续改善,国内经济明年至少是个弱复苏的趋势。不确定的是外部环境,欧美利率还是在高位僵持,海外经济从滞涨走向衰退,外需明年大概率会再下台阶。
往期回顾: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明年我国经济将前低后高 整体呈现出弱复苏态势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市场延续了多空分歧 呈现出结构性震荡走势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明年市场会显著改善 较难探底后快速上升行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市场热点集中在炒“药”和反弹的各种消费股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