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巨亏64亿捐款28亿?这家老牌公司怎么了?

时间:2022/05/13 17:54:14用益信托网

日前,中天金融发布了2021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2021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38亿元,归母净利润-64.1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9.55%和1221.92%,为其2006年借壳上市以来首次巨亏。


5月5日,深交所上市公司管理一部即向中天金融下发年报问询函。其中针对年报中的“营业外支出”部分提出质疑:中天金融2021年度对外捐赠28.53亿元,债务重组损失1.67亿元,违约金支出2.69亿元。此外,深交所还要求要求中天金融就债务逾期及负债偿还安排、子公司对被投资单位的尽职调查情况、商誉减值准备、有关股权投资等进行详细说明。 


中天困境:业绩暴雷,官司缠身,财务承压


中天金融作为一家地方老牌房企,目前却正在加速退出房地产行业。


5月12日,中天金融官方披露,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合同纠纷对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金世旗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提起诉。目前,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受理,尚未开庭审理。


中天金融与保险公司之间的纠纷不限于此。今年3月,中天金融也曾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中天城投贵阳国际金融中心近日收到贵阳中院的传票,恒大人寿以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对中天城投提起诉讼,要求返还全部交易价款19.16亿元,并支付违约金2.87亿元。


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负债总额达1434.04亿元,但其2022一季度末货币资金59.95亿元,已经颇难覆盖债务。因此,从去年开始中天金融谋划卖子公司还债。


去年9月,中天金融和佳源创盛达成协议,以180亿元的价格,把中天城投房地产公司100%的股权,转让给佳源创盛。然而,三个月后,中天城投房地产公司股权开始大幅度降价,直至不到原定价格50%——89亿元。


2日前,中天金融称已收到受让方支付的15.8亿元定金,但受让方未按照《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向中天金融支付第二批股权转让价款29.5亿元,同时受让方提出于2022年3月~6月每月的28日支付29.59亿元、14.54亿元、14.54亿元及14.54亿元的付款计划。


但根据3月30日中天金融披露的进展公告显示,中天金融目前仍未收到第二期股权转让价款。事实上,佳源创盛已无力支付近30亿元的第二笔资金。中天金融只能将中天城投89%的股份质押给平安银行,以获得经营所需资金。


几年前尚有雄心吞下华夏人寿的中天金融,如今已经落入尴尬处境。


融资并购持续搁浅


中天金融是贵州首家上市公司,2014年开始在持牌类金融业务领域,间接收购中融人寿,控股海际证券等,转型布局金融产业。但其目前来看,其转型之路颇为坎坷,被戏称为“蛇吞象”的金融资产并购计划。


公开报道显示,2017年11月,中天金融与北京千禧世豪、北京中胜世纪签订框架协议,拟以310亿元收购华夏人寿的21%-25%的股权,但在支付70亿元定金之后,因种种原因,这项交易就此搁浅。如今,四年已过,交易能否达成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5月13日,在贵州辖区上市公司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暨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上,中天金融收购华夏人寿的进度也遭到了投资者的重点关注和提问。


中天金融方面高管表示,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仍处于被接管状态。从接管之日起,华夏人寿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停止履行职责,相关职能全部由接管组承担。公司始终密切关注华夏人寿相关事项进展,将根据2022年7月华夏人寿接管到期情况,积极与监管机构、交易对方等相关部门和单位汇报、沟通及协商。


截至目前,华夏人寿收购事项仍未签署正式的转让合同或协议,也就是说具体交易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


28亿捐赠系“误填报”,是否财务造假?


在2021年报的“营业外支出”部分,中天金融列出“对外捐赠”为28.53亿元,上年发生额则仅为5836.71万元;计入当期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为3884.33万元,正是中天金融高管们所提及的“实际捐赠”金额。且加总后,中天金融2021年营业外支出合计将达到34.56亿元,与其报表内显示的“5.14亿元”差距巨大,显然存在计算错误。


对于中天金融年报中28亿的“天价”捐赠,中天金融副董事长、董秘及财务总监众口一词:因工作人员疏忽数据填报错误,实际捐赠为3884.33万元,并对该错误表示“诚挚的歉意”。


有投资者表示质疑“28亿捐款和3000万都能统计错。这家公司什么时候退市?”,“从4月30日财报披露到现在近半月的时间不更正,在投资者互动时才承认错误,公司实在不负责任。”


对比信永中和出具的审计报告,“捐赠支出”部分本年金额同为3884.33万元加上违约金支出、债务重组损失等数据,最终加总得到5.14亿元的营业外支出。因此该次28.53亿元的对外捐赠虽然闹了个“乌龙”,但并未影响财报整体数据。


然而,即便公司更正后,这28.53亿元的差额也无法转回成为当年利润。至于到底是“财务造假”,还是信披违规,亦或仅需要进行信息更正,还需要等待监管后续认定。


往期回顾


1000万霸气"抢人"!重庆、无锡相继抛出“最壕”人才购房补贴

贝壳“回港”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

焦炭首轮降价落地,市场预计仍有降价空间

数字人民币应用空间及平台扩大,各地掀起“尝鲜”热

4月车企销量纷纷“腰斩,比亚迪反转领跑,国内车市格局生变?

字节跳动成立“抖音集团”,抖音真要上市了?



作者:
来源:综合其他媒体

责任编辑:taozz

今日头条更多
资讯频道子页-第一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第二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底部通栏长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