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融创“爆雷”,7亿利息怎么还?
5月12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公司4月陆续到期的4笔美元债优先票据利息,无法在相关的宽限期内进行利息偿还,向债权人致歉。后续,公司将寻求相关债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以更好地保护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目前,公司已委任华利安诺基为财务顾问及盛德律师事务所为法律顾问,协助评估集团的资本结构及流动性状况,探索所有可行的方案以缓解当前阶段性流动资金问题,以达成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最优解决方案。公司将继续采用促进销售回款、处置资产、寻求债务展期及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解决当前流动性问题。
7亿利息不能偿还,流动性风险早有迹象
关于前述4笔优先票据的具体偿付情况,融创在5月12日的公告中称,由于未在宽限期内支付2023年10月票据到期应付利息,可能将导致2023年10月票据的持有人要求公司立即支付本金和应计利息。这4笔美元债中,只有1笔票据已于今年4月11日到期,且30天宽限期届满,融创未能支付利息;剩余3笔票据目前尚处于30日宽限期内,但在公告里,融创坦言已经无法按时偿还。截至公告日,2023年10月票据的未偿还本金为7.416亿美元,到期应付利息合计约1.05亿美元(约合7.13亿元人民币)。
实际上,融创这一次流行性困境是由外部市场环境恶化及内部政策导向失误双重因素施压下所导致的。
融创在近几年被认为发展过于激进,踊跃拿地、并购,加大开支。2019年,融创拿下了山东威海的国际生态健康城项目,但生态城里的医院建起来后销售表现不佳。融创内部对区域总裁的考核也是看谁项目拿的多,攻城略地的盘子铺得大。企业内部形成了“不同拿地,互相比较,急功近利”的风气。
而在2021年6月,市场就有消息称央行开始排查融创购地的资金来源。同年九月,创绍兴公司发出了求助信,恳请政府给予政策上的专项支持,并表示一直给予资金支持的母公司融创集团,现金流流动性也碰到了很大的障碍和困难。
虽然这一消息在当时遭到了融创的否认。但11月,孙宏斌以无息借款形式向融创提供4.5亿美元借款,同时配售股份,基本证实了公司资金链紧张的传闻。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公司销售持续下滑,融资难度加大。今年3月份受疫情影响,集团重点布局的核心一二线城市的销售显著下滑。据统计,3月、4月合同销售金额同比大幅下降约65%,使得集团现阶段面临着更大的流动性压力。
公司虽然陆续采取了包括促进销售回款、处置资产、股权融资及控股股东无息借款等措施,以保证公司流动性平稳,但2022年以来,集团融资情况依旧一直未能得到明显改善,且国际评级机构对公司的投资评级进行了下调,导致这些资金方案均难以落地。
种种因素的叠加,最终导致了融创“爆雷”,7亿利息无法偿还,处境艰难的现状。
房企流动性紧张成普遍现象,多家房企进行资产处置
为了应对这次危机,融创做出了卖项目进行“回血”的决定。
5月10日,有消息称,融创中国意图出售位于深圳的冰雪文旅城项目51%股权的事项,并正在和几名潜在的买家洽谈。据悉,潜在买家当中,深圳地铁集团正在和融创接触,但目前双方仍在洽谈当中。
通过售卖资产来缓解流动性困境不仅仅是融创一家的做法。近日,多家流动性困难房企进行资产处置。“目前30多家上市房企出现债务问题后都进入了重组阶段,对他们而言,其实也没有别的选择。”业内人士表示。
5月9日,中南建设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南控股与华融资产、南通市保障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南通产业控股集团、江苏海晟控股集团共同签署了支持公司转型发展战略合作协议。预计将在优质项目并购、社会与资本合作项目盘活等方面开展业务,有支持项目总规模不超过50亿元。
同日,滨江集团也发布公告称,4月30日披露的有关收购阳光城杭州项目100%权益的相关公告,已在5月6日支付完毕全部收购款项,并且目标地块抵押已经解除。
业内人士还表示,房企通过售卖资产,债务重组争取时间,以保证公司现阶段经营稳定,后续才能在市场恢复时贡献新增经营性现金流反哺公司,从根源上助力债务妥善解决。而融创的资产质量和经营底子都相对较好,未来快速恢复的潜力也更大。
往期回顾
1000万霸气"抢人"!重庆、无锡相继抛出“最壕”人才购房补贴
责任编辑:tao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