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国办发文!汇率避险、运价运力期货是重点
5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提出13条政策措施,主要涉及保障外贸领域生产流通稳定、加大外贸企业财税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帮助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和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从促畅通、拓市场、防风险、降成本等四个角度提出稳外贸措施。
加紧研究推进海运运价、运力期货
近十年来,从2012年的24.4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去年的39.1万亿元,我国货物贸易规模跃升,进出口量连创新高,连续5年保持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其中,我国约有90%的出口贸易由集装箱海运来完成。而造船周期、全球宏观经济、贸易活跃度、燃油价格、行业政策等因素均会对集装箱海运价格造成影响。
因此,在现有定价方式背景下,航运企业其实承担了较大的价格波动风险。面对近年来较为动荡的市场局势,海运价格波动尤其是国际集装箱运价波动加剧,航运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中下游企业也面临很大压力,产业主体急需管理风险的有效工具。
早在2021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强化自贸试验区与期货交易所的合作”“上市航运期货等交易新品种”要求。
日前,《意见》中再次在增强海运物流服务稳外贸功能部分强调,增强海运物流服务稳外贸功能,进一步推动扩大班轮公司直客对接的业务规模,加紧研究推进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海运运价、运力期货。
据报道,2019年年初,上期所和上海航运交易所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致力于航运指数期货产品的开发,产品的标的是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同年,上期所开发的集装箱运价指数期货的立项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复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已于2021年9月初向证监会期货监管部提交了上市申请,征求意见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两家交易所已经做好上市前的各项准备。上期所日前召开的第十一次会员大会中提出,2022年完成集装箱运价指数期货上市准备工作。
上市后,大商所集装箱运力期货将成为全球首个采用实物交割的航运期货品种。
业内人士表示,期货价格以现货价格为基础,是反映真实供求关系及市场未来预期的真实交易价格,是一个可提供发现远期价格的平台。引入期货作为第三方力量,不仅可以为产业提供避险工具,打破风险在产业链内部转移的传统模式,还可以为行业企业提供新的经营方式,促使产业链企业形成供应状态,助力产业企业做大做强。
提升外经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加大,对进出口企业在应对外汇风险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外贸企业对外汇风险管理的意识,提升外经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5月26日,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关于支持外经贸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的通知》。《通知》进一步细化了加快提升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的具体要求,要求完善汇率避险产品服务,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便利性。
《通知》表示要从加强宣传和培训、提升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性、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鼓励银行积极拓展“首办户”、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等方面,支持外经贸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各地人民银行、外汇局分支机构要鼓励银行在“展业三原则”基础上,针对企业特点“因企施策”,提供契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服务。支持中小银行合作办理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服务,满足企业多元化汇率避险需求。
《意见》中也指出针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在承保覆盖面、缩短理赔时间等方面加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力度,增加信保保单融资规模。提供更多汇率避险方面的培训、咨询等公共服务,通过内部考核激励等方式加强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汇率避险服务。有序开展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持续优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环境。
往期回顾
责任编辑:tao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