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券商资管要闻:券商资管“马太效应”加剧
券商资管“马太效应”加剧
券商资管业务的“马太效应”持续凸显。根据中证协披露数据,2021年、2020年券商资管业务净收入分别为317.86亿元、299.6亿元。在其公布的年度资管业绩榜单上,中证协仅公布收入位于行业中位数以上的券商排名。达到上榜指标的券商,2020年、2021年分别有46家和47家,其资管业务总收入分别为269.7亿元和246.24亿元。由此可得,此前两年上榜券商资管业务收入在券业资管总收入中占比均超80%。梳理发现,在年度资管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券商中,2020年20家券商包揽了60.85%的业绩;而到了2021年,9家券商包揽上榜券商60.3%的资管业务收入。近两年,东方证券、中信证券霸居榜单前二,且与第三名差距愈拉愈大。另外,上榜券商资管业绩“首尾差”也在拉大。2021年,东方证券、中信证券的资管业务分别比华泰证券多出了16.39亿元、10.79亿元。同年,位于榜单首尾的东方证券和国金证券,资管业务收入相去甚远,高达34.14亿元。
广发、中信、东吴、国君4家券商2021公益支出超5000万
据中证协数据,2021年证券行业全行业公益性支出9.10亿元,与2020年相同,维持在9亿元以上的支出。其中,2021年公益性支出500万元以上的有41家,千万元以上的达到27家。相比2020排名情况,今年在榜单中呈现的券商达到90家,而2020年为84家。民生证券、国都证券、上海证券、汇丰前海、宏信证券、甬兴证券、大同证券、爱建证券、英大证券、东亚前海、招商证券、申港证券等12家券商为新增面孔。在新增纳入排名的券商中,公益性支出最多达到224万元。而在最新的排名中,广发证券(6393万元)、东吴证券(5306万元)、中信证券(5188万元)、国泰君安(5101万元)等4家券商公益性支出均超过了5000万元,而反观往年,没有一家券商公益性支出超过5000万元,最高支出为银河证券2021年支出的4840万元。可以说,2021年券商在公益事业上又取得了新的突破,不少券商加大对公益性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地方证监局近日通知辖区券商做好2022年分类评价工作
从券商人士处获悉,有地方证监局近日通知辖区券商做好2022年分类评价工作。要求辖区证券公司在6月24日之前提交自评报告、工作底稿等。该局表示,在今年分类评价工作中,将对券商服务脱贫攻坚等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行业文化建设、服务新三板改革情况进行专项评价;对服务民企纾困、落实《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资管产品加大权益类投资等专项工作突出的券商予以适当加分激励,对落实专项工作不力的券商予以扣分。
东亚前海证券:券商行情“三缺一” 政策或为引爆板块关键
东亚前海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国内货币政策层面宽松,券商行业估值仍处于历史低点,截止至2022年6月21日,十年PB估值的分位数约为8.5%。但除了4月份推出“公募新16条”以及5月份推出的科创板做市制度,行业并无重大政策出台。目前,券商板块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行情发动的三大条件(经济及权益市场情况预期回暖、宽货币、行业低估值),后续即将推出的养老金政策、全面注册制政策或为引爆板块行情关键。
往期回顾
责任编辑:jiangyu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