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公募基金动态:ETF又诞新品种!首批政金债ETF获批
ETF又诞新品种!首批政金债ETF获批
7月11日,国内首批政策性金融债ETF获批。政策性金融债,是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发行,中央财政担保,被称为“准国债”。对于投资者而言,政策性金融债信用评级高、体量大、流动性好,是较为稳健的投资标的。此次获批产品具体包括:包括招商中证政策性金融债3-5年ETF、广发中债农发债ETF、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博时中债0-3国开行债券ETF、华安中债1-5年国开行债券ETF、建信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平安中债0-3年国开行债券ETF、国泰中债1-3年政策性金融债ETF。业内人士指出,本次获批的政金债ETF属于跨市场债券ETF,将有利于促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互联互通,提高我国债券ETF的整体规模,也将进一步完善场内工具型产品的风险梯度,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ETF互联互通启航首周,这只半导体芯片ETF最受北向追捧!
上周一,ETF互联互通正式启航,开通首日,陆股通ETF成交总额即达到1.48亿元。随后四个交易日,市场交投经历了迅速降温,陆股通ETF的单日成交额回落至2000万元以内,港股通ETF除了上市首日突破8000万港元,其余四个交易日的成交额维持在5000万港元内。从陆股通ETF上周在全市场的资金变动情况来看,7月4日至8日,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区间净流入达到8.58亿元,是上周净流入额最大的陆股通ETF,也是上周成交额靠前的非货ETF之一。跟随其后的是,华宝中证全指证券ETF,上周净流入7.62亿元,另外,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上周净流入额均超过6亿元。榜单的另一面,南方中证5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是净流出额靠前的3只陆股通ETF。
一周内多家基金销售公司被暂停业务,总经理被开警示函
行业发展叠加监管趋严,基金代销机构违规被罚的情况不在少数。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已成“重灾区”,连带着实控人或高管难逃责罚,且惩处力度加强。7月11日,北京监管局同时对2家基金销售公司及各家总经理出具监管罚单。根据决定书,因多项违规行为,北京监管局责令电盈基金、乾道基金分别暂停办理相关业务12个月、3个月,两家公司总经理曲馨月、董云巍均被出示警示函。而就在上周,喜鹊财富及其董事长王峥峰,同时收到了来自西藏监管局的罚单,被责令暂停办理相关业务6个月。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基金公司暂停与喜鹊财富代销业务。被暂停业务外,部分基金代销机构因违规,甚至被注销了基金销售牌照。赚钱效应下,基金代销江湖的“马太效应”本就明显。当监管力度加强、准入门槛抬高,第三方代销“洗牌”正在加速。
公募规模超10万亿,南方招商博时位列非货规模前十
深圳证监局最新发布了《2021年监管年报》,详细阐述了过去一年,在资产管理大时代背景下,辖区内财富管理机构的稳健发展与监管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深圳辖区的资产管理总规模16.77万亿元,同比增长18.59%。其中,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合计10.31万亿元,同比增长26.97%。公募基金方面,公募基金管理规模6.73万亿元,同比增长29.54%;基金管理公司非公募管理规模(包括年金、社保、专户)3.59万亿元,同比增长22.42%。不过,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0.57万亿元,较2020年下降34.14%。公募基金数量上,截至2021年底,深圳辖区共有公募基金管理公司32家,在全国占比23%,按非货币理财基金规模统计,全国前十的基金管理公司中,深圳辖区有3家,分别是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和博时基金。
往期回顾
用益-公募基金动态:医药主题基金加速回血,FOF重仓新能源触底反弹
责任编辑:tao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