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信托,缓解中产婚姻和家庭焦虑
财富管理工具持续丰富,进一步满足人们「守富」和「传富」的需求。在婚姻/家庭风险来临之前,如何未雨绸缪,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近日,四川省卫健委发布《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新版,其中取消对登记对象是否结婚的限制条件。此新闻一度引起广泛关注。
有人解读是保证「未婚先孕」人群权益,让其享有妇幼保健服务,获取生育保险,包括生育医疗费用(怀孕、分娩发生的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产假工资),也有观点认为此举动摇婚姻制度,损害已婚已育妇女和孩子的权利,存在家庭财产分割的风险。
信托工具普惠化
法理上,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能够继承血亲父母的个人财产。若个人财产和家庭财产难以清晰界定,遵循法定继承的财产分配可能存在纠纷。
以往,为了避免家庭矛盾和财产争夺,人们可以使用遗嘱,富人家庭则可以选择大额保单和家族信托等工具,提前安排财产继承。
鉴于1,000万成立门槛的家族信托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初始设立时财产金额或价值不低于100万元的家庭服务信托则成为大家可以考虑的新选项,服务广大中产阶级的财富传承需求。
根据银保监会《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家庭服务信托由符合相关条件的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接受单一个人委托,或者接受单一个人及其家庭成员共同委托,提供风险隔离、财富保护和分配等服务。
家庭信托守护婚姻
大家对四川生育登记管理办法修改的强烈反应,折射了当下人们对婚姻的不安全感,以及结婚背后隐藏的财产分割的风险问题。
在信托方案的设计中,夫妻两人可以成为共同委托人,把婚后财产装入家庭服务信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第十五条规定:信托财产与委托人未设立信托的其他财产相区别。原来财产性质比较模糊,现在财产均明确为家庭财产,避免了后续来自第三人追讨的财产争议。
另外,通过提前指定受益人为本人和家庭成员,也能降低未来财产分配的不确定性。
家庭服务信托的设立也代表着两人对美好家庭生活的期许和规划,双方提前约定信托收益分配规则,以满足家庭未来在孩子教育、退休养老等开支和长期储蓄需求。
相比其他常见工具,例如,婚前协议和财产赠与协议等,家庭服务信托无疑显得更有温度。
家庭信托守护子女
除了守护婚姻,家庭服务信托也能够作为父母关爱子女的情感载体,且不受到父母婚姻状态所影响。放开生育登记的政策背后,代表着当下家庭形式的多元化转变,例如,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等。
在子女权益保障和财产权管理上,这两类家庭的需求同样迫切。
正如上海信托近期推出的家庭服务信托也有类似案例:
客户背景:女士,离异,独自抚养与前夫生育的儿子
客户需求:近期有再婚意向,希望避免个人财产与婚后财产混同,并且保证儿子成长教育开支
信托结构:客户作为家庭服务信托的单一委托人,将部分婚前个人财产装入信托,指定儿子作为家庭信托的受益人,确保资金按客户意愿为儿子所用。
信托方案:1)年度分配:设立教育金,在儿子入读小学后,每年分配一次,以支付教育相关费用;2)一次性分配:设立成年礼,寄予母亲的祝福,在儿子大学毕业后,一次性分配剩余信托财产,作为儿子踏入社会的启动资金。
以上,通过设立家庭服务信托,客户有效隔离婚前财产,避免再婚后因财产处理不当影响夫妻未来感情,并且保证孩子学业发展的稳定性,鼓励孩子追求更高的理想。既保障儿子的权益,也帮助自己在下一段婚姻中重新出发。
还有哪些家庭信托的场景?
如果家庭信托的定位是理财产品,相比于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等,优势不明显,强调设立门槛降低,卖点也相对薄弱,想要拓展市场,吸引客户的关键就在于“服务场景的设置”,从销售和产品设计层面,满足客户痛点,加深客户记忆。
除了上述两个婚姻关系存续和离异的例子,家庭服务信托的需求场景丰富多样,例如:
子女婚姻风险管理:子女即将成年或者成婚,担忧子女婚姻风险,提前安排婚前财产置入信托,从而保护婚前财产;
跨代关爱:特别适合受益人不是委托人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例如,爷孙关系。爷爷作为委托人,受益人为孙子,确保无论发生何种情形(例如,儿子或孙子的婚姻风险),孙子未来上学、成年、结婚、生子和创业都能从信托拿到相应分配,实现跨代定向传承的愿望;
家企风险隔离:创业者担心自己企业经营风险影响家庭稳定甚至未来生活,划入部分家庭财产至信托,保证财产独立性;
防止后代挥霍:收益分配规则中进行详细规定,例如,在一段长时间中,受益人每年只能从信托领取小部分收益,大部分的信托财产保留在信托账户中,进行投资管理,以满足未来长期不间断的现金流出;
代保管:担忧未成年子女无法妥善管理财产,且不希望财产处置权落入其监护人手上,例如,单亲妈妈担心其留给孩子的遗产,暂由前夫代未成年孩子管理。信托财产的收益分配规则中约定在受益人成年或到了某个特定年龄后,方可取得全部信托财产,此前一直由信托公司管理财产,保值增值;
复杂家庭利益分配:拥有多子女多孙辈,若依靠法定继承,传承安排受到限制,信托工具可以灵活设计受益人身份和收益分配规定,满足定向传承的需求。
家族信托素有被戏称为「从坟墓里伸出来的手」,而被誉为家族信托低配版的家庭服务信托,同样拥有类似家族信托在风险隔离、财富保护和分配的功能,但是从产品设计的理念来看,更加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强调当下陪伴,更像「无时无刻拥抱家人的双手」。
许多富裕家庭对信托的印象大多停留在理财产品,即便知道信托具有财富传承的功能,也可能以为仅是富人能够享有的家族信托服务。家庭服务信托的理念普及,任重而道远,需要全行业携手培育市场。
目前《通知》的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已经在2023年1月30日结束,预计家庭服务信托的正式推行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