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信托2022年下半年投诉量居第二

时间:2023/03/23 06:36:35用益信托网

昨日,银保监会网站公布,深圳银保监局关于2022年下半年深圳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深银保监发〔2023〕28号)显示,华润信托、前海兴邦金租居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诉第二名和第三名。


2022年下半年,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诉量的中位数为0件(含未出现消费投诉的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中,投诉量居前的为: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8件,占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诉总量的26.67%;前海兴邦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5件,占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诉总量的16.67%。


华润信托成立于1982年8月24日,注册资本为110亿元。该公司由华润金控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1%、49%。华润金控投资有限公司由华润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华润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华润有限公司持股99.9961%,中国华润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00%持股。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00%持股。


1月20日,银保监会相关批复信息显示,深圳银保监局对华润信托董事长变更予以批复,并核准刘小腊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其他简称:华润信托)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在此之前,刘小腊已担任华润信托总经理数年。


资料显示,2017年,刘小腊被调往华润信托任职,担任华润信托党委书记等职务;并于当年6月起,获批出任总经理。此前,其曾任招商银行计划资金部经理、资金交易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同业金融总部常务副总经理,招商银行佛山分行党委书记,珠海华润银行常务副行长等。


刘小腊不仅拥有深厚的金融业从业履历,其同时还拥有过硬的专业背景。公开资料显示,刘小腊出生于1970年,现年53岁,拥有厦门大学财政学博士学位。


华润信托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26亿元,实现净利润23.01亿元。2022年,公司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14.59亿元,投资收益依然傲人,为15.95亿元。


借助同为世界500强的华润和深投控两大股东的深厚背景和多元化产业集团优势,华润信托积极推动产融结合、融融协同,全面参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深圳“两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自身资源禀赋、专业优势和定制化服务,与各相关合作伙伴积极探索覆盖多个领域和行业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商业模式。


华润信托以资产证券化作为服务实体经济、落实产融协同的重要抓手,帮助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拓宽融资渠道。截至2021年末,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累计发行规模7,079亿元,其中企业资产证券化累计发行规模1,361亿元,服务客户覆盖基础设施、能源、制造、电子商务、医药、科技等领域。十年间,华润信托参与设立或发行了首单央企资产支持票据、首单债券通资产票据、首单“扶贫+防疫”资产支持票据、首单民营科技中小企业专项知识产权ABN、首单支持创投企业和新兴产业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粤港澳大湾区首单专项支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ABN…… 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多渠道、多维度、多元化满足企业流动性资金需求。


十年间,华润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从1,865亿元攀升至13,089亿元,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从2012年的20.82亿元、13.4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5.92亿元、34.11亿元。2022年,在独立第三方发布的信托公司综合实力排名中,华润信托荣膺信托行业综合实力排名第一,体现了监管与市场对公司稳健经营与合规展业的认可。


此外,“十三五”至今,华润信托引进外部人才400余人,招聘国内外知名高校应届生70余人,提拔直管干部41人,盘点选拔优秀年轻后备人才70人,通过加强内部协同、整合内外部资源,打造敏捷型组织,提升中后台平台服务核心能力;在文化层面制定“十四五”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明确“让资产更智慧”的使命和“成为国内领先的资产管理服务商”的愿景,营造客户导向、互利共赢、稳健创新、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与文化氛围,致力于实现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作者:
来源:综合其他媒体

责任编辑:Tnews

今日头条更多
资讯频道子页-第一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第二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底部通栏长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