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分级分类监管研究》首次现场研讨会在厦门国际信托举行
2023年5月23日下午,由厦门国际信托担任牵头单位的中国信托业协会年度专题研究《信托公司分级分类监管研究》课题在厦门顺利召开第一次现场研讨会。课题指导专家中国信托业协会纪委书记姚渝与云南信托董事长甘煜莅临会议现场。来自昆仑信托、外贸信托、百瑞信托、云南信托、国投泰康信托、英大信托、杭州工商信托的课题成员单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厦门国际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云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胡荣炜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全程参加此次会议。
李云祥对课题指导专家与同业来宾表示欢迎。李云祥指出,在信托业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分级分类监管是一项影响深远的重要机制,厦门国际信托将在两位专家的指导下做好牵头协调工作,希望与信托同业群策群力、深入调研,共同为完善行业分级分类监管机制贡献力量。
作为课题负责人,厦门国际信托副总经理林俊民详细介绍了课题整体写作思路,提出课题将紧贴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积极传递行业声音,密切对接监管部门与协会,实现课题成果监管可用的目标。昆仑信托矫德峰副总裁指出,分级分类监管在信托行业转型中起到压舱石作用,课题需要充分调研国内外和各金融行业分级分类监管理论、制度和实践,为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方法。各课题参与单位代表对课题大纲提出了细化、优化建议,包括对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充分论证、对课题结构精炼重点及均衡章节分布,对分级机制中重要评价指标的设置与权重的体系性探讨,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观点。
课题指导专家就进一步明确课题定位及思路、完善布局提出了指导意见。协会姚渝书记充分肯定了课题的研究意义,指出行业评级体系的构建要坚持监管导向,具体剖析行业痛点、难点问题,最大程度实现研究成果的可应用性,希望课题在总结同业金融机构、境外金融机构分级分类监管经验的基础上,关注信托行业特色,将课题研究落到实处。甘煜指出构建信托公司评价体系意义重大,既要注重研究课题的时效性,实现对协会、对监管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也要聚焦实践应用,考量信托公司的差异化发展方向。
胡荣炜表示,厦门国际信托将在课题牵头工作中提供资源保障,使课题能够充分汇集行业声音,高质量完成课题任务,实现监管可用目标;同时对两位指导专家的专业指导与经验分享,以及各家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和支持表示感谢,指出在行业艰难转型时期与全新的监管态势下,深入研究信托分级分类监管的体系、框架与内在逻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厦门国际信托将根据课题指导专家和参与单位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课题大纲并确定责任分工,与参与单位同心协力推进调研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课题。
官网显示,厦门信托于1985年1月成立,前身为厦门国际信托投资公司,2007年更名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2022年6月24日,银保监会网站披露,厦门银保监局同意厦门信托通过现有股东以未分配利润同比例转增注册资本方式,将注册资本由37.5亿元增至41.6亿元。增资后,金圆集团旗下厦门金圆金控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0%,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同日,相关工商信息变更已完成。
2022年厦门国际信托参与申报交易所储架规模470亿元,已成功发行产品8支,发行规模80亿元,根据wind统计(截至2022年11月30日),厦门国际信托发行规模在信托公司中位列第四位;参与申报中保登市场储架规模350亿元,已成功发行产品2支,发行规模20亿元。此次发行信贷ABS,助力2022年发行规模超100亿。
作为厦门本土唯一的法人信托机构,厦门国际信托坚持“扎根厦门、深耕福建、融合两岸、布局全国”的战略定位,持续加大、加深、加强服务厦门实体经济发展力度。近十年间,厦门国际信托投向厦门市的资金累计1645.17亿元;2021年全年纳税8.1亿元,位列厦门市思明区纳税榜单第三名,连续十年获评“纳税特大户”荣誉称号和“经济贡献奖”。
责任编辑: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