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信托成功落地浙江省首单基金份额质押融资业务
近日,中信信托与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合作设立“中信信托·涌赢7号固定收益类信托计划”,落地桐庐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基金份额质押融资业务。
该笔业务是浙江省首单基金份额质押融资业务,是浙江省推动“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工作”的创新实践。
目前,国内市场存在巨大存量私募股权资产待盘活,此单业务的落地为私募基金份额持有人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为私募股权市场开渠引水,对于推动私募基金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公司将持续聚焦“大型金融机构综合服务商”、“实体企业综合融资方案解决者”定位,不断强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迎来新董事长
5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披露一则批复显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已核准芦苇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距离获批担任中信信托副董事长不到一年的时间,芦苇便升任中信信托董事长一职。
原董事长刘正均2020年12月被选任中信信托董事长。刘正均现任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执行董事、副总经理,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中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等职务。
芦苇是一名金融系统老将,金融从业年限约27年。获批担任中信信托董事长之前,芦苇担任中信信托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履历显示,芦苇在中信银行供职多年,1994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1月入职中信银行,历任部门副总经理、部门总经理、香港分行筹备组副组长、中信银行董事会秘书,深圳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中信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等职务。
据了解,中信信托前身为中信兴业信托投资公司,于1988年3月成立,后经改制,于2007年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更为现名。目前,中信信托的信托资产规模位于信托公司前列。根据2023年年报,中信信托的信托资产规模为2.0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3.65%,重回两万亿元大关。年报显示,合并口径下,2023 年,中信信托实现营业总收入49.76亿元,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5.14亿元,净利润26.28亿元。
报告期内,该公司新增信托项目1772个,实收信托8777亿元。信托资产中主动管理型信托资产规模占比 47%,涵盖工商企业、基础设施、金融市场等领域。
对于信托行业的发展和公司布局,今年初,芦苇曾发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署名文章阐述其思考。
文章谈到,信托行业的转型,归根到底,就是要在信和托两个字上下功夫。信,就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努力强化市场信任。信托关系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委托人的信任就是我们开展业务最基本的条件。托,就是以服务创造价值,坚守受托人定位,忠实履行受托责任。信托行业要紧紧围绕“回归本源”这一根本,按照已确立的“三分类”业务方向转型,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促进公司长远健康发展。
芦苇表示,中信信托秉持推动业务本源化转型的理念,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前中后台联动协同发力,共同积极推进业务转型,信托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他进一步表示,随着信托业务分类新规正式施行,信托业务的服务模式将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信托行业要勇于涉险滩、破坚冰、攻堡垒、拔城池,坚定不移地推进业务转型,在符合监管政策导向的创新业务领域大胆实践探索,立足受托人定位,更高效地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和实体经济发展需要。
责任编辑: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