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私募机构观点:积极“看多”中国权益资产
顺时投资:" 科特估 " 的行情有着长远的发展机会
顺时投资权益投资总监易小斌认为," 科创板八条 " 的提出,虽然是针对科创板的改革再出发,但同时也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肯定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科特估 " 的行情有着长远的发展机会。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存量资金博弈,市场信心不足,板块轮动极快,任何主题或行业的机会都表现为一波三折,很难形成大级别的趋势性机会。
保银投资:中国资产性价比的凸显
头部私募“组团”做多,主要源于中国资产性价比的凸显。保银投资分析称,尽管国内经济数据在短期可能难以大幅超预期,但是政策支持经济持续向好的趋势没有变。而且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中国股市价值依然被低估,全球投资者过去几年对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过度乐观,对中国过度悲观,未来如果国内宏观政策积极信号不断释放,政策效果陆续显现,海外资金有望进一步回流中国,从而推动中国权益资产的价值回归。
铨景基金:“腰尾部”私募打造“小而美”的竞争优势
铨景基金FOF基金经理郑彦欣称,从其了解的情况看,今年以来民间委托转让证券私募的案例早已持续增多,但情况并不太好。主要因为买方需要具备符合监管的团队条件。例如,受让方在投资经理、合规负责人、法人代表、实控人股东等方面均必须满足相关监管要求。不少买方会认为与其买壳,不如直接注册,两者的难度可能相差不多。在投资策略的把控方面,郑彦欣表示,“腰尾部”私募在策略上应更加追求业绩的确定性和持续性,聚焦自身核心竞争力,加强深度投研,从而打造“小而美”的竞争优势。
勤辰资产:积极“看多”中国权益资产
勤辰资产基金经理林森认为,从相对价值的角度讲,当前优质中国资产的性价比凸显,尤其是港股资产的估值水平在全球主要市场中显著偏低,相较于其历史上的平均估值水平也有较大距离;从绝对价值的角度来讲,许多优质企业已大概率经历了未来几年盈利的底部,加上股东回报的改善,即便是回归到一个正常的估值状态所带来的回报也极为可观。“市场的波动在所难免,存在分歧也是常态,但在大的方向上,我们对中国优质资产的价格修复保持乐观。”林森表示。
京华世家:A股市场仍有望在中长期走出修复行情
上周A股延续了震荡回调趋势,各指数表现分化,中小盘成长表现优于大盘价值。美国5月通胀数据超预期回落,6月FOMC会议,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继续维持在5.25~5.50%,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表态仍偏鹰,2024年内降息预测下调为一次(25bp)。A股市场短期内对中小盘的担忧情绪暂解,但受流动性收缩影响,处于存量资金博弈状态,各板块表现轮动较快。需等待经济数据的实质性改善和全球流动性的缓解,A股市场仍有望在中长期走出修复行情。
往期回顾:
责任编辑:yangt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