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名家观点:建议多发国债,每年发5万亿
明明:央行开展临时正回购或逆回购操作 将强化逆回购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基准作用
央行7月8日早间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发布公告,将视情况开展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操作时间为工作日16:00-16:20,期限为隔夜,采用固定利率、数量招标,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的利率分别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减点20bp和加点50bp。此举创设了新的流动性投放/回笼工具。一方面是便于加强流动性管理的精准性,在关键时点通过公开市场操作(OMO)搭配临时正回购或逆回购操作,可以更好地稳定流动性环境,保证流动性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和风险。
李迅雷:建议多发国债,每年发5万亿,十年可发50万亿
多发国债可以解决资产荒的问题,建议每年发5万亿,十年可以发50万亿,国债大概占2034年GDP比重30%左右。另外建议放弃汇率目标,让利率能够下来,这样有利于提高资产价格的估值水平,有利于稳住房地产。
刘煜辉:当前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同”信号已逐渐显现
中国宏观经济目前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资产负债表周期的应对,并强调当前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同”信号已逐渐显现。现在新一轮债务扩张的抵押品必须是新型生产要素,而新型生产要素的方向就是数据资本化。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但创新总是伴随着风险,需要耐心资本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支持,例如国家大基金和证监会对关键技术企业的支持。这些支持对于处于转型期的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还能在市场波动时发挥稳定器的作用。
姚景源:老年人不是包袱是“富矿” 银发经济潜力巨大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2.96亿。如何应对老龄化挑战,增进老年人福祉。养老是当下最重要的民生之一。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第一个聚焦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这意味着养老问题、银发经济问题摆在了重要位置。有人把老年人当成包袱、当成负担,这是不对的。老年人不是包袱,而是“富矿”。我们要努力发掘,“矿”要挖出来才能变成财富。
黄志凌:金融回归何方?
金融回归本源是国际潮流,但对于“本源”的理解却不尽相同。虽然概括实践并加以归纳是 一种“求同” 的方法,但深入研究金融的本质属性,探索金融自身规律则是另一种“寻道” 的方法。金融行为作为一种社会性经济实践活动,其行为准则从出现之日起,就不是完全由经济资源占有者或者经济资源需求者甚至金融中介(金融机构)单方面决定的,即使是国家(政府)参与金融活动(包括利用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也不能随心所欲。金融活动与金融行为日益规则化,意味着商业属性本身内涵着越来越突出的社会属性特征。金融演进的历史,就是一部社会属性和商业属性有机融合的历史。如何兼顾两个“基石”之间的关系,不仅构成微观金融经营与管理的核心,也决定着未来宏观视野的金融价值取向。
往期回顾
责任编辑:liu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