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名家观点:年内政府债供给的几种可能情形

时间:2024/11/06 11:00:12用益信托网

连平:构建境内离岸金融体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金融强国强调国家总体概念,至少包含境内外两方面四个层次的能力:一是对内向实体经济提供的金融服务能力;二是对境内金融市场、机构和行业的管理能力;三是为非居民交易提供的金融服务能力;四是国际金融治理的主导和参与能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开放,中资走出去企业越来越多,中国金融服务的非居民交易中很大一部分其实是中资企业的境外经贸活动。因此,在境外发展我国离岸金融的同时,还有必要构建以服务非居民和中资境外机构为主要特征的境内离岸金融体系。对于推动金融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董煜:一揽子增量政策对显效速度有统筹考虑,即将到来的财政政策将精准有效发力

 

“增量”政策是与“存量”政策相对的,我认为此次一揽子增量政策不仅在力度上有增量,同时也在政策举措上有创新性,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此次推出的政策力度是比较大的,在政策规模上体现了增量。比如,在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清单等。另一方面,推出了很多新的政策举措,在政策方式方法上体现了增量。比如,金融部门为提振资本市场出台了很多新的政策安排等。

 

赵伟:年内政府债供给的几种可能情形

 

综合考虑年内政府债发行情况,一般财政预算完成情况,以及地方化债和注资商业银行规模后,我们或可推算出年底政府债务净融资的三种可能情境:第一种情境为基准情况,仅考虑国债发行计划、一般债尚未发行完部分以及使用4000亿地方债结存限额补充财力,则11~12月政府债供给规模可能在1.7万亿元左右;第二种情境则在基准情形的基础上,增加化债可能带来的政府债务增量,规模参考2023年第四季度的历史经验,两个月发行或在万亿元左右;第三种情境在第二种情景下再增加注资商业银行的特别国债,且假设第一批发行1万亿元。在上述三种情境假设下,11~12月政府债务净供给可能在1.7万亿~3.6万亿元之间。

 

洪灏:市场目前处于纠结阶段

 

现在我们市场处于比较纠结的这么一个阶段,所以我觉得大家要有耐心。第一我们要看到政策的出台,而且政策的出台要非常特殊地去解决我们刚才讲到这两个点的问题,一个就是房地产以及与房地产关联的地方存在的问题。第二就是我们对于长期的结构性的转型,我们要思考。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相信中国的长期的牛市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现在在做一个技术反弹,其实这一波其实可能也套了很多,套住了大概30万亿的这样一个资金,像我刚才所说的,我们现在盲目的担风险,但是我们又不知道这个回报是多少,其实对于我们的风险和回报等式它是不匹配的。

 

杨德龙:全球资金大举扫货中国资产释放出积极信号

 

高盛最新发布的一份全球资金流向报告显示,截至10月30日的四周内,全球资金合计净流入股票市场636.28亿美元,其中美股获得372.28亿美元净流入,A股获得243.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00亿元)净流入。近期外资大量流入A股市场,流入速度加快,这表明全球资金扫货中国资产,释放出积极信号。外资流入的行业从经济转型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金融、消费、新能源及科技行业等,都是经济转型受益方向,具有增长潜力且有一定业绩支撑。


往期回顾


财经名家观点:地方招商引资要避免“内卷”

财经名家观点:通缩趋势下,给有孩家庭发钱一举两得

财经名家观点:关于资本市场的三点看法

财经名家观点:“10万亿”刺激是有代价的

财经名家观点:美债利率“超调”了吗?


作者:
来源:综合其他媒体

责任编辑:liuyj

今日头条更多
资讯频道子页-第一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第二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底部通栏长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