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名家观点:建议多发国债,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时间:2025/01/14 11:02:51用益信托网

潘功胜:2024年预计可以实现全年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

 

2024年以来,中国经济在波动中回升向好,预计可以实现全年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完善经济治理的方式:一是强化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校正经济增长和经济运行的轨迹,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二是积极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三是着力化解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风险因素;四是注重把握经济增长中内部和外部的平衡。

 

管涛:稳楼市股市与稳经济要通盘考虑

 

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挑战,主要是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基于国际经验和中国过去的实践,需要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予以应对。这正是打出政策“组合拳”,动用地方财政资源化解房地产风险,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提振资本市场的重要背景。相关措施逐步落地生效,推动了楼市股市回暖。然而,任何事情过犹不及。近期市场有一种倾向,对于稳楼市股市有些急功近利,而低估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连平:消费恢复步伐明显加快

 

2024年,国内消费整体呈现弱复苏态势。2025年,宏观政策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全年提振消费将从多个重领域展开,包括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实施提振消费的专项行动以及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预计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5.5%,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有望升至65%左右。

 

李稻葵:建议多发国债,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多发国债,大大方方的发国债,缓解地方的财政压力,发国债的目的是提供金融服务,是为了获取国际上的金融资源,也是本质上拉长基础设施建设的债务,因为基础建设设施是造福我们的儿子们,孙子们和曾孙子们的。

 

滕泰:中国如何向消费型社会转型

 

提振消费、畅通循环,实现经济回升向好,要调整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观念和利益机制,推动中国经济向消费型社会转型。当前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减少低效无效投资,减少不必要的生产补贴,减少出口补贴,每年可以节省10万亿元级别的资金,用于补贴消费、提升社保、改善民生,加快重启经济循环,推动市场复苏繁荣。不仅财政支出需要向补贴消费和改善民生方向倾斜,货币政策也应当加大、加快降息降准力度,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为资本市场发展和居民消费提供更加充足的流动性,让资本市场形成的财富效应促进消费繁荣,形成货币政策传导新机制,加快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型。


往期回顾


财经名家观点:依然要关注科技股的泡沫问题

财经名家观点:央行暂停买入国债,旨在遏制下行“抢跑”势头

财经名家观点:三个切入点有助于名义GDP增速逐步回升

财经名家观点:央行或将在政府债集中发行阶段动用降准工具

财经名家观点:全球市场黄金投资热情仍将持续


作者:
来源:综合其他媒体

责任编辑:liuyj

今日头条更多
资讯频道子页-第一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第二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底部通栏长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