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名家观点:从首批银行业绩快报看看行业趋势
余向荣:2025中国经济两大变量
2025年的中国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关键变量:关税压力和国内刺激。核心问题是政策力度是否足以对冲外部冲击,有效提振社会预期,促进物价合理回升。资本市场较为波折的开局似乎表明,市场参与者对于如何回答这一问题尚存疑虑。
慈薇薇:中长期资金入市步伐有望加快 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近日,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同意,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中长期资金是市场的“压舱石”,在市场波动时期能够发挥“稳定器”的关键作用。预计中长期资金入市步伐有望加快,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夏心愉:从首批银行业绩快报看看行业趋势
上市银行“成绩单”揭晓序幕拉开。已经亮出成绩单的五家银行在多个关键指标都呈现出了明显改善态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也可以从这五份业绩快报,管中窥豹大部分上市银行的发展趋势(我用了“大部分”,因为其实,分化也在加剧)。虽然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银行业正步入“低利率、低息差、低盈利”的时代,但经营能力强的机构依然经受住了考验。与此趋势吻合的是,回顾2024年,上市银行也的确是资本市场的“宠儿”。
徐慢:智能驾驶可能是汽车产业投资的“下半场”
高阶智驾功能的普及显著提升了驾驶安全性和便利性,进一步推动了消费者对智能驾驶车辆的需求,智能驾驶可能是汽车产业投资的“下半场”。智能座舱系统正在逐渐从机械式表盘及简单信息娱乐系统向液晶仪表、中控大屏、多屏、HUD等智能化硬件发展。智能驾驶也正经历从基于规则的方法向端到端(End-to-End, E2E)学习方法的转变,这体现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方向的战略调整。这些技术的进步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有望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机会。
彭文生: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看应对总需求不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经济工作的首要重点任务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提振消费作为重点任务的首位,意味着财政政策是逆周期调节的第一有效工具。不同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可以通过政府与家庭部门直接发生经济与交易行为(转移支付、税收等)而快速有效地支持消费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主要受益者是农村老人)、“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主要受益者是农村居民与低收入群体)、“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等既增加相关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又降低其预防性储蓄动机,是当下结合民生与消费的关键抓手。综合来看,如果上述面向家庭部门的财政扩张举措得到有效落实,将会兼顾稳增长、促进共同富裕、和应对地缘经济挑战,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有利于推进中央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所增加的政府债务具有内在可持续性。
往期回顾
责任编辑:liu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