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名家观点:每年给0-2岁小孩发两万块钱,效果或许更理想
熊园:2025年首份财政数据的信号
1-2月财政收入端表现偏弱,除了非税收入延续高增之外,税收收入、土地出让收入等均不同幅度走弱,与同期经济数据有所背离,倾向于认为,去年底部分收入提前入库、春节错位等可能是主要扰动,实际经济情况可能好于税收表现;支出端增速有所回落,但支出进度好于季节性,中央支出增速明显快于地方。
邹迎光:一流投行要能够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一流投行核心内涵主要包括8个方面,一是能够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三是业务体系完善,牌照齐全,结构均衡能够提供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四是具有遍布全球的强大客户网络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五是具有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六是具有较强的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能力;七是盈利能力强,能够有效应对周期波动;八是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品牌影响力突出,具有卓越的人才队伍。
姚洋: 把经济“打上去” 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可以回来70%
对于如何提振民营企业预期,姚洋认为,首先要把经济“打上去”,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可以回来70%。其次,是要改善逐利性执法,解决对民营企业的拖欠问题。逐利性执法以及拖欠民企背后的原因是地方政府没钱了。今年两会对于解决这一问题也迈出了很大一步,即发行4.4万亿元专项债。建议,中央政府还可以再发一个,比如2万亿元的特别国债给地方政府解决这一问题,民企压力将有望得到大幅缓解。
郭树清:建议明确普惠水平养老金不纳税
目前,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金等金融产品存在开户数量多、实缴户数少和缴存金额偏低等问题。进一步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经济激励作用,这是引导民众广泛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关键,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郭树清建议:第一,明确普惠水平养老金不纳税。允许以家庭为单位设置免税上限,提高第三支柱对于广大民众的吸引力。第二,打通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税优政策,允许将企业年金的税前列支额度(单位5%、个人4%),用于不设年金的企业职工,鼓励自主购买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第三,为有效转移长寿风险,在一二支柱进入领取期后,允许参保人在领取额度内转向购买护理服务或者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金产品的,继续提供对应的税收优惠。
刘俏:每年给0-2岁小孩发两万块钱,效果或比降准降息要好
还有有很多可以提振消费的政策举措,而且空间也非常大。刘俏举例表示,比如在生育补贴方面,若一年给0-2岁的小孩两万块钱,如果全部变成消费,就是5600亿,消费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拉动GDP0.5的百分点,代价成本就是5600亿,比社融总量增加几十万亿,或者降准降息带来巨大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政策效果应该是更理想的。因为这个原因我看好中国,中国的增长还是相对确定的结果。
往期回顾
责任编辑:liu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