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名家观点: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不宜进一步提高
芦哲:收入增长较慢是我国消费增长长期动能减弱的重要原因
我国居民消费率相较发达国家仍偏低,缺口主要体现在服务消费。截至2023年,我国居民消费率录得39.6%,与美国和日本等以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经济体有较大差距。从结构来看,我国消费率的缺口主要体现在服务消费,以美国为例,2023年美国居民商品消费占GDP比重约为23.1%,高于我国1.4个百分点,而美国居民服务消费GDP比重约为45.8%,高于我国27.9个百分点。而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可解释为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低以及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占GDP比重较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也是制约消费动能回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钟正生:2025年3月统计局PMI数据点评
3月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生产加速扩张,体现内需进一步回暖。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引领,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AI创新相关生产性服务业产需表现较好。另一方面,基建重大项目支撑建筑业景气扩张,以旧换新政策驱动商品消费相关服务业回暖。然而,三大行业的价格和从业人员相关指数同步回落,且制造业预期指数走弱,体现外部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预期和信心的扰动仍强。尤其是,新旧动能切换过程可能带来结构性失业,从就业到收入、再到消费的内生改善路径尚未夯实,宏观政策促消费还需发挥更大作用。
高瑞东:经济新动能加快释放
随着“两新”等政策落地,市场需求扩张加快,提振企业生产意愿。3月新订单指数为51.8%,较上月上行0.7个百分点,是推动本月制造业PMI上行的主因。同时,3月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月继续上行0.4个百分点,表明国内出口仍具备一定韧性。经济新动能加速切换。3月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PMI较上月分别上升1.2、1.4个百分点,同期高耗能行业PMI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服务业中,与经济新动能相关的信息服务业持续活跃,3月电信运营相关服务业、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升至60%以上、53%以上。
荀玉根:类比20年前,重估中国资产的现实基础
近期东升西降、重估中国资产的论调多,回顾历史可见,自胜者强,重估中国资产的基础是基本面改善。2000年代城镇化+WTO的内外需拉动,加上中国人口红利,中国制造崛起,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股市和房市迎来重估。AI浪潮让中国再次迎来机遇,中国智制代表的新经济望逐渐超越地产链代表的老经济,目前新旧动能对比类似2000-03年。
岳希明: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不宜进一步提高
个税基本减除费用,涉及财政收入筹集能力、税制公平、收入分配调节等重大问题,目前不宜进一步提高。理由如下:首先,目前我国个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并不低。其次,提高个税基本减除费用,会弱化个税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我国因基本减除费用较高,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人群无需缴纳个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提高个税基本减除费用,可能会出现本就不缴个税的低收入群体并不受益,而中高收入群体降税效应更明显等情况,将弱化个税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再次,过高的个税基本减除费用,会限制我国个税筹集税收收入的能力。
往期回顾
责任编辑:liu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