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融信托最新!涉案金额超12亿!
近日,据消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前海世茂发展(深圳)有限公司(简称 “前海世茂”)上诉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其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原判。一审判决要求前海世茂向前中融信托支付回购价款12.73 亿元及对应违约金等款项。
此次胜诉的案件涉及中融信托旗下的“中融-融筑42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信托计划成立之初拟募集信托资金18亿元,最终实际募集金额为12.54亿元。信托计划资金用于投资并受让前海世茂持有的办公物业的特定资产收益权。前述35,667.39 平方米办公物业提供最高额抵押担保,另有世茂悦桂” 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上海世茂建设有限公司提供差额补足义务。
此前,上市公司塔牌集团于2022年6月公告投资该产品1000万元,但已出现延期,原计划延期24个月,如今已超过三年时间。
此次中融信托的胜诉对于信托计划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这意味着投资者有望通过法律途径获得应有的投资回报,维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但是前海世茂是否能够按时足额支付,还需要考虑其实际的偿债能力和资金筹集情况!
对此,北京市兆源律师事务所主任祁建国分析表示,虽然信托公司在最初操作房地产信托项目时,对于担保措施、抵押率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实践操作中,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地产公司集中暴雷,导致信托公司即便通过司法程序获得胜诉判决,也无法顺利执行完毕涉案公司的全部财产。
祁建国表示,信托公司房地产业务的风险,呈现数量多、规模大、集中度高等的特点。往往这些风险项目集中在部分大型房地产企业。且同一出险企业项下的项目公司涉及多家信托公司的信托债权资产。
在他看来,“在资产端,大部分风险项目有项目公司土地抵押或其他资产增信,能够覆盖信托债权资产本息。但是很多地产项目的母公司即集团公司虽然提供了连带责任担保,但其无任何偿债能力。”
公开资料显示,中融信托前身为哈尔滨国际信托投资公司,2007年变更为中融信托。2010年,经纬纺机受让中植企业集团持有的中融信托11700万公司股本,成为第一大股东。截至2022年末,经纬纺机持有中融信托37.47%股权,为控股股东;中植企业集团持股32.99%,为第二大股东。
2023年9月16日凌晨,中融信托在官网首次正面回应,表示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部分信托产品无法按期兑付。公司与建信信托、中信信托签订了《委托管理服务协议》,聘请上述两家公司为中融信托经营管理提供专业服务,中融信托将继续按照有关法律和信托合同约定,对信托产品投资者承担受托人责任。
责任编辑:zhang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