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突发!上海某知名集团被沪、杭警方立案侦查!
近日,因被多地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候鸟式旅居度假模式的开创者——上海山屿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屿海集团”),瞬间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则落款为“西湖区‘山屿海’处置专班”的通告显示,近日,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已对山屿海集团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并对公司相关人员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通告还提及:“4月27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依法对在杭的‘山屿海’系分支机构,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同时对公司相关人员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目前,西湖区‘山屿海’处置专班已设立接待点,全面受理‘山屿海’投资人的报案登记工作。”
有媒体记者拨打了通告中公布的电话相关工作人员证实:“确实已经立案了。”
旗下投资平台无法提现
4月初,就有投资者爆料,山屿海集团旗下的“麦子租赁”投资平台无法提现。
公开资料显示,“麦子租赁”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等的销售和委托租赁业务。用户在平台充值本金后,可以按照平台标价申请产品租赁。
例如,某笔记本电脑租赁标价2599元,申购2份,支付5198元,就可以按照年化12%的收益,按月收到收益。
看起来是融资租赁的模式,其实是变相包装理财产品,向普通用户吸收资金。一旦资金链断裂,用户本金可能血本无归。
官网显示,山屿海创建于2009年,以“打造乐龄人的精神家园,实现100位100岁健康、快乐长者”和“山屿海111”为愿景目标,深耕长三角15年,已连续7年入选“浙商全国500强”。
山屿海康养在国内外拥有七十余个康养基地,分布浙江、海南、广西、广东、安徽、江西、山东、江苏、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辽宁、山西以及日本、泰国、老挝等地,通过自建自营、业主托管、合作加盟等形成山屿海康养基地体系。
旅游康养非法集资惯用套路
近期,旅游康养逐渐成为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热门选择,尤其受到老年朋友的青睐。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盯上了这块 “肥肉”,利用旅游康养的名义进行非法集资活动,给不少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损失。下列是旅游康养非法集资惯用套路:
1、虚构项目画大饼:不法分子擅长编造各类看似诱人的旅游康养项目,如 “全国连锁养老基地”“豪华旅游养生小镇” 等。这些项目往往只存在于宣传资料或他们的口头描述中,实际可能只是租赁的临时场地,甚至根本不存在。
2、高额返利设诱饵:承诺高息回报是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他们打着 “预存享超低折扣”“补贴年化高达 8% 利息” 等幌子,用短期的高额收益刺激人们的投资欲望。让你误以为找到了快速赚钱的 “捷径”,却没意识到这背后隐藏着巨大风险。一旦资金链断裂,高额返利就会戛然而止,本金也难以收回。
3、虚假宣传博信任:通过发放传单、举办讲座、组织实地考察等方式,营造出公司实力雄厚、项目靠谱的假象。他们还可能会声称项目有政府支持、专家背书,利用人们对权威的信任来骗取投资。在昆明的案例中,何某公司通过公开宣传,让许多人误以为项目真实可靠,纷纷充值入会。
投资人如何辨别?
1、查证资质与项目:登录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仔细核验相关机构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等资质信息。对于声称的旅游康养项目,务必实地考察运营情况,查看是否与宣传一致。若项目还处于 “图纸上”,或者实地考察发现设施简陋、运营混乱,就要高度警惕了。
2、穿透话术防忽悠:当听到 “限量名额,先到先得”“政府暗中支持,稳赚不赔”“零风险高收益” 等极具煽动性的话术时,千万不能头脑一热就冲动投资。这些话术往往是骗子为了让你尽快掏钱而精心设计的,要保持冷静,理性分析。
3、紧盯资金流向:正规的投资项目,资金会有规范的监管流程。务必要求查看公司的对公账户,了解资金是否有第三方监管,并查看相关协议。如果对方要求你将资金转入个人账户,或者无法提供合理的资金监管说明,那一定是有问题的,坚决拒绝转账。
责任编辑:zhang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