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被执行!这家信托,麻烦不断!
最近,某信托公司最近发生多起劳动纠纷,此外,还被纳入被执行人名单,执行标的超千万。
另外,前段时间,某地某区人力资源局行政处罚公示,该信托公司被处罚5万元,处罚的原由是拖欠工资。
违法事实:该信托公司拖欠22名员工2024年6月份至8月份的工资,经人力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
处罚依据:《XX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和《XX市劳动监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2019年版)(第二部分:细则;序号:31)。
信托公司劳动纠纷不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业务转型与调整
传统业务受限,信托行业传统的非标业务,像房地产信托、城投信托等,面临严格监管限制和风险暴露。比如,房地产市场调控使得房地产信托自2020年起密集出现违约风险,业务规模不断缩减,相关业务人员需求也随之减少,进而导致裁员降薪,引发劳动纠纷。
新业务拓展困难,虽然信托公司在尝试拓展创新业务、标品业务等新领域,但面临市场竞争激烈、客户接受度低等问题,新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无法支撑过多人员,公司需要裁减与传统业务相关的人员,由此产生劳动纠纷。
组织架构调整,信托行业面临 “新三分类” 转型要求,同时需落实监管对异地展业部门数量的限制。信托公司为适应新规,对组织架构进行重塑,撤并业务团队,从而造成人员的合理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劳动纠纷。
风险化解与财务压力
风险项目增多,部分信托公司暴雷后,风险项目数量大幅增加,需投入大量资源进行风险化解和处置。例如,XX 信托的TOT产品规模超过250亿元,暴雷后需制定复杂的兑付方案和风险处置方案,这使公司面临巨大财务压力,不得不通过裁员来降低人力成本,进而引发劳动纠纷。
资产质量恶化,暴雷事件导致信托公司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资产增加,盈利能力下降。为维持公司正常运营和财务稳定,信托公司需要削减开支,裁员成为一种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这也会导致劳动纠纷的产生。
市场环境与监管要求
市场环境变化,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信托产品收益率下降,投资者对信托产品信心减弱。同时,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加,信托公司资产配置难度加大,业绩面临更大不确定性,裁员成为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策略之一,从而引发劳动纠纷。
监管要求加强,监管部门对信托行业的监管要求不断加强,对信托公司的业务规范、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例如,限制异地展业部门数量,使得信托公司需对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进行调整以符合监管要求,这一过程中容易产生劳动纠纷。
公司管理与操作不规范
未按约定支付薪酬,信托公司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员工绩效、奖金、提成等,或者以不合理理由克扣工资,引发劳动纠纷。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部分信托公司在裁员过程中,未遵循法定程序或无正当理由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从而导致劳动纠纷。
如果信托公司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与公司协商,首先尝试与信托公司直接沟通,明确表达自己的诉求,了解公司拖欠工资的原因,看是否能协商出解决方案,如确定支付时间等。协商时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若协商不成,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时需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明自己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工资被拖欠的事实。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公司限期支付工资,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申请劳动仲裁,准备好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申请书应载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等。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公司应履行支付义务。
向法院起诉,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强制公司支付工资及相应赔偿。此外,若公司不履行仲裁裁决,劳动者也可依法申请强制执行。
寻求工会帮助,可向企业工会反映情况,工会有权代表职工与企业进行交涉,要求企业采取措施解决拖欠工资问题。若没有企业工会,也可向当地总工会寻求帮助和指导。
申请支付令,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院会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会依法发出支付令,要求公司支付工资。若公司在规定时间内既不提出书面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责任编辑: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