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私募机构观点:最不确定的阶段已经过去

时间:2025/05/16 10:11:27用益信托网

【相聚资本:最不确定的阶段已经过去】


相聚资本总经理梁辉认为中美会谈结果较市场预期更为乐观。从双方的经济发展路径来看,美国制造业是其弱点,股市和通胀是其约束条件,中国的制造业产业链优势则很强。美国的目的是实现贸易逆差的平衡和制造业的回流,根据经济学中基本原理,社会分工有利于经济发展,从而导致贸易逆差,因此美国并不能百分之百实现其目标,更为现实的目标,是缩减部分贸易逆差,同时也可能会有部分制造业回流。梁辉还指出,虽然关税带来的冲击影响尚有不确定性,出口部门可能面临一定的冲击,但内需韧性较强,同时科技创新不受经济扰动的影响,保持自身的发展趋势,加之地产的逐步企稳以及财政发力,他判断下半年经济将继续保持企稳回升态势。


【涌贝投资:企稳蓄势】


从基本面方面来看: 一季度中国经济温和复苏,短期无全面强刺激。随着政策优化和结构转型深入,二季度盈利信用可能同步回升,市场预期和信心逐步改善,长期韧性依然强劲。行情研判: 短期处于调整阶段,各板块估值差异显著。随着科技创新、消费复苏、政策支持等多重结构性契机积聚,市场信心有望得以提振,中长期市场慢牛逻辑不改,整体走势大概率延续震荡偏强的格局,但板块间的结构性分化仍将持续存在。 投资策略: 二季度市场在企稳蓄势中逐步发力,预计呈现出先抑后扬的走势。坚持精选优质个股,充分挖掘有潜力的投资标的获取超额收益。 看好方向 :(1) 拔估值——科技/互联网; (2) 产业链占优——高端制造/智能设备; (3) 政策受益—医药消费/节能低碳/高分红 。


【融智投资:私募参与“打新”机会更大】

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认为,私募愿意积极参与“打新”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收益稳定,“打新” 中签后,在上市首日卖出可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风险相对较低,能为基金净值提供一定支撑,对私募产品业绩表现有积极作用。二是市场环境改善,打新收益增加,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新股发行数量较多,可容纳较大规模资金参与,适合私募扩大规模获取更多收益。

李春瑜同时指出,量化私募在 “打新” 过程中具备两方面的优势:一是纪律性与效率优势,可以严格执行数量化投资策略,避免人为情绪干扰,高效处理 “打新” 流程,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把握投资机会。二是规模与资源优势,头部量化私募资金规模大,可投入更多资金参与 “打新”,也能与券商等机构合作紧密,获取更多优质资源与服务。


【前海钜阵资本:量化基金高频交易更具优势】


前海钜阵资本首席投资官龙舫也表示,“打新”作为量化私募增强收益的策略之一,量化基金可以凭借高频交易,高效捕捉新股上市的日内波动交易机会,同时,量化交易系统可预设风险控制阈值,实时监测新股波动,避免情绪化决策,降低亏损概率。私募在“打新”过程中,需严格遵守询价、申购、缴款全流程合规要求,并重点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遵守报价行为规范,不能串通报价或人为干扰价格形成,报价偏离度显著的行为将被认定为违规;二是履行申购与缴款义务,中签后需足额缴款,弃购或未足额缴款将被处罚;三是注意规范管理“打新”账户,禁止使用多个账户报价、同一产品多账户重复参与报价等行为,违规账户将被列入限制名单。


【保银资产:适当聚焦位置低、股息率有保障的资产品种】


保银私募建议,第二季度可重点关注两类资产:一是高分红标的(尤其是业绩考核强化制度背景下的国企、央企),其回购预期对股价形成保护;二是黄金等贵金属产业链,地缘风险与全球央行“去美元化”增持趋势,将提升黄金相关资产的长期配置价值。受全球经济复苏预期与资源稀缺性因素影响,有色金属行业中长期抗风险能力较强,但需警惕供需变化带来的波动。黄金则因央行增持与避险需求,预计将持续成为对冲地缘风险的标配品种。


【星石投资:内需空间广阔,消费是未来10年大趋势】


星石投资董事长江晖表示从去年开始就选择坚持内需方向。从长期趋势看,持续扩大内需是长期战略选择。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相比投资和出口来说,出口受到关税政策影响的不确定性很大,而过去15年投资驱动经济这条路空间也已经很小;重启内需已经成为必然,未来内需释放的空间是极大的,未来10年、20年可能都会是消费提升的大趋势。


随着未来一系列内需刺激政策持续发力,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居民消费占GDP比例有希望从40%左右提升到国际70%左右的水平,空间很大。当前消费板块估值更是在历史极低分位徘徊。此外,过去几年的消费服务资本开支降低,集中度提升,内需的供给急剧收缩,当下消费的供给面条件是很好的。有些消费股分红率在4%—5%左右,分红率还不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抵御价格下跌的风险。未来,随着经济好转,A股将从流动性驱动转为基本面驱动,消费的基本面提升,叠加成长性的回归,估值提升,有希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往期回顾: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先躲过风险再把握机会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关注细分领域机会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看好后续市场,关注科创债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重点关注此类版块机会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私募憧憬多元结构性机会


作者:
来源:综合其他媒体

责任编辑:xiongy

今日头条更多
资讯频道子页-第一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第二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底部通栏长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