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美股集体大涨,中国大幅减持美债

时间:2025/05/19 09:36:15用益信托网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美国东部时间周五(5月16日),美国股市高开高收,三大指数集体收升,标普连涨第五天,道指本周累涨3.41%,标普累涨5.27%,纳指累涨7.15%,其中道指收复年内所有跌幅。截至收盘时间,道琼斯指数涨0.78%,报42,654.74点,年内变化由跌转涨,现累涨0.26%,该指数今年一度累跌约14%。标普500指数涨0.7%,报5,958.38点,连涨第五天;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52%,报19,211.10点。


image


大型科技股多数走高,(按市值排列)微软涨0.25%,英伟达涨0.42%,苹果跌0.09%,亚马逊涨0.2%,谷歌C涨1.23%,Meta跌0.55%,特斯拉涨2.09%,中概股方面,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52%,本周累涨4.56%。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再鼎医药涨7.58%,好未来涨3.54%,蔚来涨2.76%,腾讯音乐涨1.59%,理想汽车涨0.95%,小鹏汽车涨0.24%,百度涨0.17%。网易跌2.59%,京东跌2.33%,新东方跌0.43%,阿里巴巴跌0.36%,拼多多跌0.2%。


【中国3月减持美债】


美国财政部当地时间上周五(5月16日)公布了2025年3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报告显示,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的美债持有量首次低于了英国,从而被后者超越,退居成为了美国第三大海外“债主”。从2022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就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而此番进一步减持,已使得中国的美债持仓规模逼近了去年12月的低位7590亿美元,当时这一数字曾创下了2009年2月以来的新低。在2009年2月,中国的美债持仓规模曾为7442亿美元。自2011年持仓规模达到逾1.3万亿美元的峰值以来,中国就一直在逐步减持美国国债,转向美国机构债券和黄金等其他资产。中国所持美国国债价值的下降也可能部分反映了市场波动。3月正值本轮美债市场动荡前夕。需要关注的是,在减持美债的同时,中国还一直在增持黄金储备。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4月末,我国黄金储备报7377万盎司,环比增加7万盎司,这是央行连续第六个月增持黄金储备。增加黄金储备已成为了中国外汇储备投资多样化趋势的见证。


【国内市场:宏观股指震荡调整】


5月16日国内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小幅下跌。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09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629亿。板块方面,PEEK材料、可控核聚变、智能座舱、人形机器人等板块涨幅居前,物流、美容护理、保险、白酒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跌0.4%,深成指跌0.07%,创业板指跌0.19%。


有机构认为二季度经济仍将逐步修复,同时类“平准基金”也能对指数形成一定支撑,指数下行风险不大。但当前指数已经反弹至关税冲击之前的位置,在没有进一步驱动因素的情况下,继续向上弹性受限,因此指数预计呈震荡运行走势。


【证监会最新发布《重组办法》修订文件,围绕6大调整内容】


证监会于5月16日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将财务状况、同业竞争等监管要求从“改善”调整为“不导致重大不利变化”,实质是将监管重心从“鼓励性标准”转向“底线风控”。允许更多处于转型期或面临短期财务压力的企业通过重组优化资产结构。明确适用简易审核程序的重组交易无需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委审议,中国证监会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予以注册或者不予注册的决定。明确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的锁定要求,对被吸并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关联人设置6个月锁定期,构成收购的,执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18个月的锁定期要求;对被吸并方其他股东不设锁定期,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不良资产项目挂牌价跌破1折 多家金融机构加速处置不良资产】


今年一季度,银行不良贷款转让成交规模同比激增,二季度同样延续了趋势。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7日,5月已有超15家机构挂牌超50笔不良资产转让项目。但在转让规模和挂牌速度增长同时,另一方面却是平均本金回收率下降。以5月16日,浦发银行发布两期不良资产转让公告为例,未偿本息总额为14.86亿元,竞拍起始价为3千9百万元,跌破1折。有报告指出,部分阶段挂牌的信用卡不良贷款批量转让项目起拍价格仅相当于本金的5.71%。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不良贷款转让能够助力机构减轻历史包袱,将精力放在更重要的拓客、风控等业务上。“银行通过打折转让或出售不良贷款,加速不良资产的出清。这一举措不仅能够释放资本、降低风险加权资产规模,进而提升资本充足率并确保合规性,还能有效减少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压力,从而改善银行的盈利能力。”


【超10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完成科创债发行】


交易商协会日前披露称,自5月7日科技创新债券上线以来至5月14日,14家股权投资机构完成发行、11家股权投资机构开展注册,注册发行金额合计约200亿元,发行人已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区域。业内人士指出,股权投资退出环节直接影响到投资的收回以及增值的实现,是整个投资最重要的一环,近期政策明确私募股权基金可通过发行科创债进行股权转换的创新设计,使得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退出渠道更加多元化、更加通畅。2024年我国共有227家中企实现IPO上市,其中133家上市公司身后有VC/PE机构背景,渗透率为58.50%,渗透率同比再度回落。退出回报率为353.00%,小幅走低,境外IPO占比降至8.00%。



往期回顾


财经资讯:股指走势涨跌不一,“股神”最新持仓曝光

财经资讯:沪指重新站上3400点

财经资讯:经济数据与政策速览

财经资讯:中美重磅发声后经济走势分析

财经资讯:中美达成重要共识!经济走势如何


作者:
来源:综合其他媒体

责任编辑:xiongy

今日头条更多
资讯频道子页-第一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第二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底部通栏长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