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私募机构观点:AI投资反哺科技进步

时间:2025/05/19 10:24:01用益信托网

【龙旗科技:用AI投资反哺科技进步】


5月16日,龙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朱晓康认为,A股科技创新板块已经具备相当的投资规模和吸引力。目前科创板和创业板共有1900多家上市公司,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21%左右,这个比例最近几年总体保持稳定。从收益表现看,2020年1月至2025年4月底,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加权平均收益率达到11.3%,接近同期纳斯达克13.9%的表现。朱晓康表示,市场与科技联系紧密,从道琼斯指数120年的历史走势可以看出,从“咆哮的20年代”的工业革命,到80年代的半导体信息技术革命、90年代的互联网浪潮,再到最近的AI热潮,科技始终是推动市场发展的核心力量。朱晓康认为,继科技领域的“DeepSeek时刻”之后,量化投资极有可能成为中国金融领域的“DeepSeek时刻”。


【泓湖投资:国内意外降息,A股延续震荡上行】


关税与贸易冲突显著冲击了国内的出口、生产与其他经济活动,叠加季节性的旺季后走弱,经济景气度有非常明显的回落,内需与外需之间也存在关联与同步,因此外贸的走弱也为本就有待提升的内需增添了额外的下行风险,在本就偏弱的物价上加深了通缩的压力。中美已开始就关税问题展开接触,但达成全面协议之路道阻且长,即便协议达成,关税也难以恢复到本届美国政府上任前的水平。国内私人部门的消费、信贷需求仍未看到自发性的趋势好转,“国际经贸斗争”叠加海外经济减速带来经济下行压力时,尽管国内会继续推出促内需的政策进行对冲,但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政策空间受限,未来依然有不可忽视的经济下行风险。海外,政策的意外性与不确定性一度大幅冲击了金融市场与美国私人部门的信心,不过在特朗普政府转向后这种动荡与不确定程度在降低,美国企业的提前囤货行为使得关税带来的直接损失还未完全体现出来,经济与就业方面的一系列硬数据暂时依然未出现明显的走弱。但是中长期来看,美国内部的分配和财政问题根深蒂固,特朗普政府在实现削减贸易逆差、推动制造业回流的目标前,对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的政策方向不会改变,旧有的全球贸易体系规则大概率难以维持,而这将会对全球的经济增长、国内的出口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久阳润泉:积极展望后市情况】


在新一轮关税战背景下,我国迅速出台一系列强势反制措施,同时在国际上积极发声表明反制正当性。中国此前已积极推动RCEP扩容、金砖国家自贸区建设及"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等多层次对外贸易圈,关税战后国家领导人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展现了开放包容的大国姿态。中国有望以包容性规则重塑国际贸易格局,构建开放包容的新型多边体系。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及科技自立自强取得一定成效。面对可能到来的外部扰动,后续国内宏观调控、促增长政策还有很大空间,对于A股未来中长期维度上涨趋势呈乐观态度。中长期继续看好高景气度的科技、医药、消费、金融、周期股五大行业板块机会。


【久兴投资:股市处在质变前夜】


久兴投资指出,在国家层面,关税战展现了我们坚定团结的一面——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加速推动科技破局、全力支持更好的内循环和新的外循环,这些都是肉眼可见的策略选择。投射到A股市场,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流动性变化、风格调整等因素,可灵活调整投资组合,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寻找机遇。


【康曼德资本:坚定看多中国资本】


中国经济展示出强大的韧性和稳定性,随之而来的必将是信心的回归;其次,随着无风险利率降至低位,股票市场的投资价值只会越发凸显,最终也一定会反映到估值层面;最后,全球的长期资本需要优化配置,这个进程似乎刚刚开始。展望后市,康曼德资本认为中国经济的韧性在关税战的相持过程中将继续显现,中国资产的吸引力也将不断释放——关税战可能阶段性走向缓和,而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则在不断取得突破,这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保持稳定和活力。


【和谐汇一:外部扰动有限 创新药械藏投资良机】


和谐汇一投资经理施跃发表市场观点指出,外部扰动对医药影响不大,综合来看对医药整体甚至是偏利好的,创新药械等领域蕴藏着投资良机。对于医药行业的投资机会,施跃认为,医药行业的魅力在于,无论经济周期如何变化,总能找到景气向上的子领域。在他看来,外部扰动会长期存在,并反复对投资造成扰动。然而,落实到行业研究上,仍应尽量剥离这些外部不可控因素,回归到行业的本质变化和公司的核心经营上来。


对于医疗器械板块,施跃指出,医疗器械行业本质上更接近制造业,对GDP的贡献和产业链的拉动作用显著。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长速度持续快于全球平均水平,国内企业在精密制造、电子、信息技术、软件、生物工程等基础研究和配套产业链方面不断进步,推动医疗器械企业突破核心技术,产品力逐步提升。



往期回顾: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最不确定的阶段已经过去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先躲过风险再把握机会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关注细分领域机会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看好后续市场,关注科创债

用益-私募机构观点:重点关注此类版块机会


作者:
来源:综合其他媒体

责任编辑:xiongy

今日头条更多
资讯频道子页-第一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第二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底部通栏长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