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民营信托,董事长、总经理大变!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信息,核准马金上海爱建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批复文件(沪金复〔2025〕278号)要求,马金须在批复作出后3个月内到任并报告履职情况,同时公司需督促其强化合规意识、提升履职能力。
吴淳获批出任爱建信托总经理
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公布一则批复,核准吴淳担任上海爱建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的任职资格。这一任命标志着爱建信托的发展步入新阶段,也为其应对当前行业挑战与探索公司转型注入新动力。
据了解,爱建信托新任总经理吴淳是信托“老兵”,自毕业后便加入爱建信托。吴淳对信托业务极为熟悉,对行业发展和转型有深刻认知。2002年,吴淳牵头设计我国第一个资金信托计划——“上海外环隧道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项目,开创信托公司接受多个委托人委托进行集合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资金的新局面。2016年起,吴淳出任爱建信托董事、副总经理等职务。任职期间,其强化公司管理,完善流程以加强风险管理,布局信托业务资产端,拓展机构资金,显著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有力推进公司战略转型。
公开资料显示,爱建信托创立于1986年8月,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设立的首家民营非银行金融机构,注册资本达46亿元。股权结构上,上海爱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9.33%,处于控股地位;上海爱建进出口有限公司与上海爱建纺织品有限公司分别持股0.33%,爱建集团的第一大股东为均瑶集团。
在爱建信托2025年工作会议上,吴淳提出,2025年公司要全力以赴化风险、稳增长、促转型,着力做好四方面工作:完善经营逻辑,提升“资产+财富”复合驱动展业质效;加强风险化解力度,深化合规服务价值,筑牢经营高质量发展基础;推动人才队伍培育,提升综合能力建设,夯实各项管理基础;坚持党建赋能发展,筑牢清廉金融底线,凝聚强大发展合力。
信托公司人事变动频繁
2025年以来,信托公司高管频繁变动仍在延续,中海信托、民生信托、金谷信托、建信信托等机构相继换帅。
对此,有信托业内专家分析称,一般来说,信托公司高管频繁变动一般与监管政策导向、市场竞争压力、战略调整需要以及经营业绩等因素有关。比如,部分信托高管可能因未能及时适应政策转变,在业务调整过程中未能达到监管要求或公司战略目标,从而导致职位变动。目前信托公司面临来自银行、证券、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的挑战。若信托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业绩不佳,业务增长缓慢或市场份额下滑,董事会可能会调整高管团队。另外,信托公司为顺应市场变化,实现多元化发展,会适时调整战略方向。例如,从传统的房地产信托业务为主转向加大对标品信托、家族信托等创新业务领域的投入。这种战略转变往往需要具备相应专业背景和经验的高管来推动实施,从而引发高管变动。
此外,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祥表示,最根本原因是信托业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与监管压力。信托行业正处于从传统业务向新业务转型的关键期,传统业务规模急剧收缩,新业务模式尚未成熟,需要具备新思维的管理者。信托公司频繁换帅,在很大程度上是希望通过管理层更迭来实现公司战略调整与管理效率优化,给公司注入活力,应对市场挑战。第二个原因是,在过去非标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部分信托公司累积了存量风险或包袱,个别管理层可能也有责任或被追责,导致高管变更。第三个方面的原因是,部分高管可能对信托业的转型与未来发展趋势不明朗,主动做出了辞职等选择。
在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看来,当前信托业正处于转型发展调整及存量业务的风险化解中。高管的变动,或为信托公司把握监管趋势、进行业务转型带来更多思路,从而推动信托公司高质量发展。预计短期内这种现象还会持续。
责任编辑: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