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名家观点:中美贸易谈判,或现转折点
燕翔:社融增速保持稳定,债券对贷款替代明显
5月份,我们看到了社融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结构性分化。从社融存量和增量同比来看,5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7%,增速与上个月持平,不过4月的数据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得益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5月社融单月新增22894亿元,同比多增2271亿元。从社融结构上看,5 月降息带动的长端利率有所回落,助推债券对贷款的替代效应日益明显。
王忠民:数字资产时代中的养老金融新机遇
放眼未来,家庭资产负债表还将拓展至数字资产与生命数据的维度,构成全新形式的个人财富结构。例如,在网约出行、平台劳动等新业态中,驾驶行为、信用评分等数字足迹,正在转化为可估值、可交易的数字资产。这类数据资产可为劳动者在产业结构转型中提供新的价值归属。进一步延伸,生命健康领域的数据,如基因组、蛋白质结构、免疫系统信息等,通过AI与算法整合,亦可构建个体化医疗解决方案,提升长期健康保障水平,为老龄社会的风险管理打开新路径。
苑多然:积极引导创新资本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领域高效集聚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产业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深化、科创债市场的扩容、基金产品的不断丰富,资本市场将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下一步,上交所将进一步充分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功能,增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系统性提升服务科技创新及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质效,并加大基金市场中低波动型产品创新力度,持续丰富科创板指数及ETF体系和产品,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资产配置工具,积极引导创新资本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领域高效集聚等。
章俊:以AI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将成为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驱动力
AI经济下,中国的独特优势在于超大规模市场为AI提供丰富的训练场景,新型举国体制能快速聚合创新要素,完备的产业体系保障AI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具体而言,AI技术通过“消费创造(场景创新×需求激活)、投资提质(能算协同×空间智联)、出口升级(质量溢价×跨境服务AI化),促使全要素生产率与制度创新协同共进,以AI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将成为突破“中等收入陷阱”,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核心驱动力。
陶冬:中美贸易谈判,或现转折点
这次谈判可能是中美贸易战的一个转折点。首先,势头从美国单方施压转向双方势均力敌,中国不再是被动挨打,有了分庭抗礼的底气。其次,角力主要手段从关税税率转向出口限制,税率下降多少反而不重要了,各自希望解决“卡脖子”问题,所以负责进出口限制的商业部长加入了谈判。美国在稀土元素上受到狙击,美国及世界许多产业陷入原料困境,令美方对中国的供应链实力和谈判底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可能对未来的谈判策略和进程带来重大影响。
往期回顾
责任编辑:liu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