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托资产“转”起来

时间:2025/07/01 13:51:51用益信托网

近日,《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正式印发,关于信托,其中提到要“研究完善信托登记流转制度体系”。在2025年陆家嘴论坛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提出,支持探索不动产、未上市股权等非货币信托财产登记上海模式。


何为信托登记?在我国,由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对信托机构的信托产品及其受益权信息以及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信息及其变动情况予以记录。随着全量信托产品登记基本信息于2018年8月末归集完成,信托产品全覆盖、全口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集中登记成为现实,信托登记正式步入“全登”时代。


关于信托登记,上海已于今年开启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的探索。5月27日,上海市委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过构建“多场景覆盖+全流程闭环+多部门协同”的创新体系,破解不动产作为信托财产确权难这一核心问题,有效打通不动产信托财产管理的全链条“堵点”。在《通知》发布约10天后,两家总部位于上海的信托公司便同步完成不动产信托登记,使拥有房产这一中国家庭最常见核心资产的大众家庭,也能便捷地运用信托工具实现财富保障与代际传承,显著降低了金融服务门槛。


信托业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在宏观经济回升向好的背景下,信托资产规模再创新高,达到29.56万亿元。然而,行业发展仍存在一些堵点、难点问题。在信托登记流转方面,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信托财产登记范围不够全面、信托流转市场活跃度不足以及交易机制不完善等,限制了信托产品的流动性。


上海是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的窗口,一直走在金融业改革开放最前沿。此次提出完善信托登记流转制度体系,支持探索不动产、未上市股权等非货币信托财产登记上海模式,是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系列务实举措。


从金融机构体系来看,信托登记流转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信托公司优化业务结构。当前,信托行业面临转型压力,通过完善登记流转制度,信托公司能更高效地开展创新业务,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同时,有助于上海打造分工协作更紧密的金融机构体系,增强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相关金融人才与配套服务机构聚集,提升区域金融集聚能级。


从金融产品和服务来看,信托登记流转制度的完善,还将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的创新。比如,在不动产信托领域,清晰的登记流转规则能让信托公司开发出更多与不动产相关的金融产品。这些创新产品不仅能丰富投资者的选择,也有助于盘活存量资产,满足更多个性化的民生需求。


从金融市场影响力来看,透明规范的信托登记流转,可增强外资机构对上海金融市场的信心,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比如,当信托产品登记全面且规范时,境外金融机构能更准确地评估产品风险与收益,从而更积极地参与信托市场。上海作为全国金融改革前沿阵地,通过在信托登记流转制度创新方面先行先试,不仅为全国金融市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更能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话语权。


作者:史 佳 桐
来源:金 融 时 报

责任编辑:Tnews

今日头条更多
资讯频道子页-第一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第二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底部通栏长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