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资管机构的五大核心竞争能力

时间:2025/06/18 11:14:43用益信托网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今天,资产管理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变革。近年来,全球资产管理规模持续攀升,据BCG数据,截至2024年,已突破118万亿美元大关。在这一庞大的市场中,头部资管机构的优势愈发显著,其规模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进一步拉大了与其他机构的差距。


本文将基于IPE、BCG等权威机构的最新数据,深入剖析贝莱德等全球TOP10资管机构的运营体系,揭示其构建竞争壁垒的底层逻辑,并为中国资管机构提供一些参考。


一、行业竞争格局:加速集中的马太效应


表现一:规模集聚现状


2024年,全球资管行业管理资产规模(AUM)达到118.7万亿美元(BCG 数据),行业呈现出高度集中的态势。前10强资管机构的管理规模占比高达34.8%,相较于2020年提升了4.8个百分点(IPE数据)。其中,贝莱德以10.65万亿美元的AUM 独占行业9%的份额,稳居全球资管机构榜首。


过去十年间,前10强资管机构的规模占比稳步上升,市场份额不断向头部机构集中。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头部机构在品牌、资源、客户基础等方面的优势,也凸显了规模经济在资管行业中的重要性。规模的扩大使得头部机构能够在成本控制、产品研发、人才吸引等方面具备更强的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表现二:盈利能力分化


在盈利能力方面,头部资管机构与行业平均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距。数据显示,头部机构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达到18.7%,超出行业均值5.2个百分点。


以ETF产品为例,尽管其费率已降至0 - 10bps的历史低位,但凭借庞大的规模效应,仍实现了23%的运营利润率。这表明,在资管行业中,规模不仅是市场地位的象征,更是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头部机构通过规模优势,能够降低单位运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实现更高的利润水平。同时,头部机构在产品创新、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卓越能力,也为其盈利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构建竞争壁垒的五大维度


1.公司治理 —— 长效激励机制


公司治理是资管机构稳健发展的基石,而长效激励机制则是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关键。摩根大通采用“现金 + 递延奖金 + 股权”的三层激励结构,将员工利益与公司长期发展紧密绑定。这一激励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核心员工离职率仅为4.3%,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此外,摩根大通的独立董事占比达67%,远超新兴市场平均水平。独立董事的广泛参与,有效提升了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增强了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在全球资管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良好的公司治理和长效激励机制能够吸引顶尖人才,提升团队稳定性,为机构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产品创新矩阵


产品创新是资管机构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手段。全球TOP10资管机构在产品创新方面各显神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品矩阵。以贝莱德为例,其核心产品iShares ETF不断推出创新品种,如碳中和主题 ETF,2024年增速高达34%。黑石则在房地产基金领域持续发力,旗下 BREP 房地产基金推出物流地产REITs产品,增速达28%。普信则专注于主动管理基金的创新,引入AI量化策略,2024年实现19%的增长。通过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这些顶级资管机构不断推出契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3. 数字化销售网络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资管机构的销售模式也在发生深刻变革。智能投顾渠道在资管行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其AUM占比已从2023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27%。摩根士丹利的E - Trade平台年交易量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其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数字化销售网络的构建,不仅提高了资管机构的销售效率和客户覆盖范围,还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投资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资管机构能够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精准推送合适的产品,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4.风控体系升级


风险管理是资管行业的生命线,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风控体系的升级尤为重要。高盛的SecDB系统每日执行1.6亿次风险计算,能够实时监测和评估投资组合的风险状况,为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区块链技术在衍生品交易中的渗透率已达41%,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有效提升了交易的安全性和透明度,降低了交易风险。全球顶级资管机构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不断提升风控能力,确保在市场波动中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


5. 全球化配置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管机构的全球化配置能力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全球前10强资管机构平均覆盖86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优质投资机会。同时,新兴市场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配置比例从2020年的12%提升至2024年的18%。这些顶级资管机构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有效分散风险,提升投资收益。全球化配置能力不仅要求资管机构具备深厚的国际市场研究能力和丰富的跨境投资经验,还需要其建立完善的全球运营网络和风险管理体系。


三、中国资管机构的突围路径


1. 优势(Strengths)


中国资管机构在本地市场具有深厚的根基,对本土客户需求、市场环境和政策法规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使得中国机构能够更好地把握本地市场机遇,推出符合本土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此外,中国资管机构在政策响应速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及时根据国家政策调整业务布局,抓住政策红利。


2.劣势(Weaknesses)


然而,与全球顶级资管机构相比,中国机构在全球化人才储备和另类资产投资经验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数据显示,仅有32%的中国资管机构拥有海外团队,全球化人才的缺失限制了中国机构在国际市场的拓展。在另类资产投资方面,中国机构的经验相对不足,PE/REITs等另类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占比不足5%,难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投资需求


3. 机遇(Opportunities)


当前,中国资管行业面临着诸多发展机遇。养老金市场的开放预计将在2025年带来2万亿规模的新增资金,为资管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内地与港澳地区的金融合作,为中国资管机构拓展跨境业务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国内对资产管理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基于以上分析,中国资管机构可采取以下战略实现突围:


· 建立“3 + 2”产品体系:即构建3类标准化产品(如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2类另类资产(如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产品体系,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投资需求。


· 建立智能风控中台:参考高盛Marquee 平台模式,通过与科技公司合作,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风控能力,实现风险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 渐进式拓展海外配置:利用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等政策工具,逐步积累海外投资经验,培养全球化投资团队,提升全球化配置能力。


贝莱德 CEO Larry Fink :“未来的赢家将是那些能把规模化与个性化完美结合的机构。” 


在全球资产管理行业从规模竞争向效率竞争转变的新阶段,中国资管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深入研究全球顶级资管机构的成功经验,中国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在本地市场的优势,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重点补足全球化资产配置和数字化运营的短板。


信托公司作为资管机构中的一个主体,我们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发挥信托工具优势,发展资产服务信托,如家族信托、家庭服务信托、保险金信托、风险处置服务信托,注重个性化服务的提升,以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周 萍
来源:中 信 信 托

责任编辑:liuyj

研究频道子页-第一短幅
新书推荐更多
研究频道子页-第二短幅
会议培训更多
研究频道子页-会议培训下方左研究频道子页-会议培训下方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