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2月份私募市场回顾:私募频频触及止损线,产品备案再现腰斩
主要内容:
1、2月A股走势分化。上证指数上涨3.00%,深证成指微涨0.96%,创业板下跌0.95%。俄乌冲突使得能源价格上涨,利好石化、煤炭等传统能源板块。
2、2022年3月融智·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为112.8,较2月下降4.90%。这是该指数继2021年11月创新高后首次回落,主要受到外围加息临近及俄乌不确定局势影响。从增减仓指标来看,增仓和维持不变的占比变化基本与上月持平。
3、2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备案数量环比腰斩。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不完全统计,2月份私募机构共备案1330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较1月环比下降49.06%,共853家私募机构参与私募证券基金备案。
4、2月私募股权市场备案数量环比回落。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不完全统计显示,2月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共备案447只产品,环比下降53.10%,同比下降22.40%。其中,私募股权基金备案179只,创业投资基金共备案268只。
一、私募市场动态月度回顾
央行孙天琦:面向特定对象销售私募类产品必须持牌
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撰文称,部分金融产品或服务仅能面向特定对象提供,数字环境下也要坚决落实,不能全网无差别销售。面向特定对象销售私募类产品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销售必须持牌。二是特定对象可见的要求不宜放松。三是购买环节合格投资者认证是关键。
整治“伪私募”再出新规!超12个月无在管产品的需注意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关于加强经营异常机构自律管理相关事项的通知》,明确私募基金管理人被列入经营异常机构的七类情形及相应自律管理措施。其中,在管私募基金全部清算后,超12个月无在管产品的需要出具专项法律意见书,并完成新设私募基金产品备案,且需在协会系统上传由托管人出具的相关说明文件。
上海金融法院发布报告建议:从十方面完善私募基金合同条款
2月17日,上海金融法院发布《私募基金纠纷法律风险防范报告》,建议从十方面完善私募基金合同条款。一是明确私募基金的法律关系性质;二是提示构成刚兑的情形与法律后果;三是披露是否提供其他增信措施及具体方式;四是明确管理人义务的性质与内容;五是明确托管人的法律地位与义务;六是明确基金合同变更、解除与终止的情形及其法律后果;七是明确投资者退出的条件、具体方式和程序;八是合伙型私募基金投资者退出的特别注意事项;九是明确私募基金清算的条件、期限与方式;十是明确管理人怠于清算时的违约责任等。
顶流基金经理董承非正式“奔私” 加盟百亿级私募睿郡资产
近期顶流公募大咖的动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董承非在告别兴证全球基金后,其最新动态曝光,加盟到了睿郡资产旗下。基金业协会信息显示,董承非的基金从业资格证书在2022年1月26日在兴证全球基金呈现的离职状态,在今年2月14日变更到了上海睿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至此,昔日“兴全三剑客”杜昌勇、王晓明、董承非汇聚百亿私募睿郡资产,另外近期睿郡资产也在招兵买马,扩充团队。
年内超1200只私募跌破预警线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最新已有1259只私募产品净值跌破了传统的0.8元预警线。对此,私募排排网研究主管刘有华表示,一方面,其实触及预警线主要是近一年发行的新产品,因为这些产品发行之后,就遭遇了市场行情的变故,因此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积累足够厚的安全垫,很容易就触碰到预警线。另一方面,行业监管政策趋严的大背景下,私募青睐的高景气赛道回调幅度较大,从而拖累了私募基金净值。
量化巨头产品1月亏近40% 公司紧急自购近2亿元
2月17日,一家百亿级量化私募旗下美元基金产品1月份大跌近40%的消息,在业内传开。据悉,九坤投资海外关联公司所管理的美元基金Ubiquant Asia Pacific Quantitative Hedge Fund1月总体回撤超7%,叠加5倍左右杠杆,因此1月净值跌幅为39.13%。对此,九坤投资透露,1月份的大幅下跌主要来自阿尔法回撤和市值敞口暴露,在基金后续运作中,公司将保持对风险因子暴露的更严格的管控。另外,基于对策略组合的长期信心,公司已于2月4日以自有资金3000万美元(约1.9亿元人民币)申购该基金。
二、私募机构动态月度回顾
强联智创完成数亿元C轮系列融资,红杉中国领投
国内领先的脑卒中智能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由红杉中国领投、保利资本、诺庾资本、乐和世纪、玖菲特资本、探针新医疗基金联合投资的数亿元C轮、C+轮系列融资。易凯资本在本次交易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公司作为脑卒中智能诊疗细分赛道的引领者,获得众多知名投资人认可并持续加注。
最大城市更新基金资金到账 国泰君安创新投担任基金管理人
近日,上海城市更新引导私募基金近日完成注册备案,规模为100.02亿元。为了加快推进旧区改造,上海于2021年6月发起了国内规模最大(800亿)的城市更新基金,该基金采用“引导基金+项目载体”模式,其中引导基金规模100.02亿。上海城市更新基金由国泰君安创新投担任基金管理人,与上海地产集团旗下子公司共同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
胡海泉退出海泉基金,明星做投资人何去何从?
2月10日,歌手胡海泉关联公司北京海纳百泉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胡海泉退出股东行列,新增尹承双为股东。此外,2月7日,北京海纳百泉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还退出了中科海泉(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同时胡海泉也退出该公司担任的相关职务。
科勒资本完成全球最大私募信贷二级市场基金募集
2月14日,科勒资本宣布,已完成首只私募信贷二级市场基金 Coller Credit Opportunities I(CCO I)的募集。CCO I 连同共同投资工具达到的承诺出资总额约 14 亿美元。根据 Preqin 所提供数据显示,CCO I 将是全球有限合伙人投资金额最大的私募信贷二级市场基金。
今年首家外资私募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完成备案
2月9日,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基金业协会完成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它也成为北京首家外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的股东是新加坡知名量化对冲基金公司DTL。资料显示,DTL是一家拥有30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的高科技投资机构,这几年积极布局中国市场业务,于2018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研发分部绛霄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规模30亿人民币,一村资本宣布首支QFLP基金项目完成签约
近日,无锡金融雅集第二季于太湖之滨举办,总规模达28.8亿美元的QFLP基金项目完成签约。当天,由一村资本团队管理的无锡一村海沣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式签约,基金规模30亿元人民币,将主要投资于生命科技、新兴科技、高端制造以及相关领域。
三、私募市场观察
(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月情况
1、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成立情况
2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备案数量环比下降。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不完全统计,2月份私募机构共备案1330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较1月环比下降49.06%,共853家私募机构参与私募证券基金备案。2月私募机构共成立1083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环比下降48.60%,共713家私募机构成立私募证券基金产品。从产品在各周的备案数量来看,总体呈现逐步上涨的趋势,在年后的头两周内备案产品日均仅80只左右。
在2月份备案的产品中,股票策略私募证券基金产品占比62%,环比有所上升;管理期货策略型产品占比9%;相对价值策略、债券策略和复合策略产品占比7%左右;FOF型产品维持占比5%左右。
受市场调整影响,不少私募机构出现净值大幅回撤,上千只私募基金跌破传统预警线,多家百亿私募旗下基金也中招,更有460多只私募基金甚至跌破止损线,导致一些私募机构出现了部分基金赎回。市场缺乏赚钱效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入市热情,进而影响了私募机构新产品的发行进度,从而产品备案数量也持续下跌。
从备案的机构情况来看,集中备案程度进一步降低,3家机构本月备案产品数量在10只及以上。其中,华软新动力资产2月份以14只的备案数量位列第一;迎水投资和明世伙伴基金均备案11只产品,并列第二;阿巴马资产、泓贝私募和博润银泰投资均备案了8只产品。去年发展火热的量化私募逐渐淡出备案榜单,主观私募取而代之。同时,更多的中型私募也开始崭露头角,管理规模集中在10亿至50亿之间的私募产品发行速度增快,百亿级私募总体发行放缓。
2月证券类私募基金托管业务高度集中于头部券商,招商证券以286只的托管数量领先,占比为22%,环比基本持平。其次国泰君安托管产品占比为15%,与上月相比略有下降。从产品备案的地域分布来看,排名前五的上榜地区备案产品数量占总数的比例约为87%,其中仅上海的产品备案量超过400只,与其他省份拉开了较大差距。分地市看,机构办公地在上海市的私募基金发行占比为31%、北京市占比19%、深圳市占比13%、杭州市占比7%、广州市占比5%。
另外,在本月参与产品备案的853家私募管理人中,30%的机构办公地为上海市;23%注册地为广东省(深圳为14%);第二梯队北京和浙江,备案了产品的机构数分别占比16%和10%(其中杭州占7%)。备案了产品的机构分布状况与上月相比大体相当。值得一提的是,办公地为厦门市的机构本月备案产品占比有所上升,在地市排名中仅次于广州市,排名第六。
2、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近一个月收益情况
2月八大策略收益除了债券策略与上月相比略微下降外,其他策略收益均回升。其中股票策略收益回升幅度最大,上涨3.67个百分点,其次宏观策略收益回升2.72个百分点,而CTA策略收益则微涨0.13个百分点。整体上,事件驱动策略2月收益垫底,为-2.69%,CTA策略收益最高,为0.97%。
年后权益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但地缘政治因素导致美股波动,加上国内疫情时断时续,市场整体波动频繁。以“宁指数”为代表的创业板出现短期企稳,医药行业CXO也出现大幅反弹,热门赛道股的卷土重来带动了主观多头私募基金的业绩局部回暖。量化多头方面,由于各大指数在年后也出现回升,指数增强基金纷纷飘红,多数管理人获得超额收益。而在乌克兰事件和国内政策调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商品期货市场出现强震荡,CTA策略产品操作难度加大,整体收益上涨幅度较小。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区间数据实际为2022年1月收益)私募基金收益榜行前十产品中股票策略基金仅两只,复合策略、债券策略、FOF策略和CTA策略均有上榜,其中债券策略产品高达四成,同时摘得桂冠。债券策略产品“元亨固收五号”以305.07%的收益斩获今年1月收益冠军,该基金于2021年5月成立,运转尚不满一年,根据其披露的净值显示,超额收益主要来自于1月底,也即央行宣布降准降息之后的一个星期内。值得一提的是,元亨泰来资产是以管理期货为核心策略的机构,而其上榜的三只基金均为固收产品。
2022年开年首月热门赛道股集体下跌,无论是白酒、医药还是新能源,过去的明星股票大多不复荣光,股票策略产品遭遇业绩“洗牌”,去年绩优产品的正收益留存率仅7.25%。与风格大变的股市相比,商品期货市场可谓“风景独好”,使管理期货成为近一个月私募八大策略中的正收益“独苗”。另外,由于债券防御性较好的特性,加之在降息降准政策下,债券市场表现火热,债券策略产品的整体表现良好。
(二)私募股权、创投类私募2月情况
2月私募股权市场备案数量环比腰斩。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不完全统计显示,2月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一共备案447只产品,环比下降53.10%,同比下降22.40%。其中,私募股权基金备案179只,创业投资基金共备案268只。从协会备案产品成立情况来看,2月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共成立154只,同比下降7.23%。
总体上私募股权行业的募集、投资、退出持续景气,行业运行良好。虽然今年来私募投资市场规模开始放缓,但随着国家政策持续落地,IT及信息化、能源、汽车等相关领域投资仍保持高活跃度,并且“碳中和”主题基金募集火热,是股权领域中长期的投资热点领域,将持续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另外,财政部、税务总局近期发布了《关于延续执行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投资初创科技型企业有关政策条件的公告》,延续创投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进一步鼓励创新创业,支持创投和天使投资发展。
四、本月私募基金风险事件
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本月共有11只私募基金产品被爆出现违约,本月违约产品涉及领域为工商企业和金融业,主要集中在工商企业领域。在本月11只爆雷的私募基金中,披露规模基金数量的有7只,涉及规模4.05亿元人民币。
往期回顾:
用益-1月份私募市场回顾:八大策略大幅走低,私募开启自购模式
用益-12月份私募市场回顾:百亿私募持续扩容,纷纷布局跨年行情
用益-11月份私募市场回顾:量化私募监管趋严,PE/VC再迎利好
用益-10月份私募市场回顾:量化私募掀封盘潮,产品备案数量被腰斩
用益-9月份私募市场回顾:量化私募备案热情不减,北交所为创投添助力
用益-8月份私募市场回顾:A股市场持续震荡,量化交易发展火热
用益-7月份私募市场回顾:私募备案产品数量创新高,部署呈进攻态势
用益-6月份私募市场回顾:A股市场强势反弹 百亿私募掀起备案热潮
用益-5月份私募市场回顾:量化私募高歌猛进 股票私募仓位逼近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