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11月份私募市场回顾:外资转场扫货A股 百亿私募或唱多或出手

时间:2023/12/12 14:58:31 作者: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 来源:用益信托网 责任编辑:wuwj

主要内容:


1、11月权益市场小幅回暖,股市涨跌互现,主要指数走势分化,上证指数上涨0.36%,而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却分别下跌1.39%和2.32%。申万一级行业中,煤炭(7.06%)、传媒(6.00%)、社会服务(5.62%)涨幅居前;建筑材料(-4.45%)、电力设备(-4.35%)、非银金融(-3.39%)跌幅居前。


2、11月以来,市场震荡依旧,但私募仓位渐显积极态势。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股票主观多头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8%,维持历史较高水平。具体来看,仓位在五成及以上的私募基金占比高达92%,较10月底提升四个百分点,其中26%的私募处于满仓及加杠杆状态。


3、11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备案热情再度升温,备案情况较上月明显好转。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不完全统计,11月份私募机构共备案968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环比上升162.33%,共587家私募机构参与私募证券基金备案。


4、11月私募股权市场备案数量环比上升。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不完全统计显示,11月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一共备案548只产品,环比上升28.04%,同比下降25.64%。其中,私募股权基金备案192只,创业投资基金共备案356只。


一、私募市场动态月度回顾


外资转场扫货A股 百亿私募或唱多或出手


进入11月份,股市出现“柳暗花明”格局,积极信号不断浮现。其中,最重要的信号是美联储11月暂停加息,市场认为本轮加息已经接近尾声,全球股市全线反弹。北向资金加速回流A股,两天扫货近百亿。近日,国内市场上,进化论等多家百亿私募陆续发声,坚定当下是投资股票的最佳时机。私募大佬杨东再度出手,在各大渠道开放申购,募集资金准备抄底。


证监会将全流程促进私募基金规范运作


11月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证监会将加强部际联动、央地协作,依法将各类证券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严把私募基金等领域准入关,严厉打击“伪私募”,清理整顿金交所、“伪金交所”,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近日,证监会正在全面修订《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制定配套规范性文件,明确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准入门槛和持续性规范要求,强化风险源头管控,划定监管底线,全流程促进私募基金规范运作。证监会将坚持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继续从严监管打击,依法处理私募违法违规行为,并保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对有意愿、有条件、能整改的给机会,引导积极自救、改过自新;对于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移送线索;对于异常经营“僵尸机构”坚决出清。


头部私募开放申购 增量资金逐步入场


在复杂宏观环境下,A股、港股经过了长达三年的调整收缩,10月两大市场均经历了破位出清和企稳反弹,当前,宏观环境逐步明朗,A股和港股显现出很高的投资价值。10月以来,继鸣石基金、思勰投资、勤辰资产、聚鸣投资等百亿级私募“开门迎客”后,封盘半年左右的九坤投资近期也在部分特定渠道重新开放了旗下量化选股、指数增强和多空策略产品的申购。九坤投资此时点选择开放部分产品,或许是因为在市场相对低点布局优质量化多头策略产品,长期来看具备较高胜率,而且近期投资人增配权益资产的需求有所回暖。


稳步拓展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认股权综合服务等创新业务试点


11月27日,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其中在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扩大优质民营企业股权融资规模方面,《通知》指出,强化区域性股权市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服务。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突出私募股权市场定位,稳步拓展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认股权综合服务等创新业务试点,提升私募基金、证券服务机构等参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积极性。


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私募借道ETF加码权益资产


10月以来,A股市场震荡企稳,知名私募纷纷借道ETF入场。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10月以来ETF净申购份额超过160亿份。近一个月来,多只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出现了知名私募的身影。当前,国内经济数据回暖、外部环境边际改善等积极因素正在累积,权益资产性价比获得高度关注。具体到投资机会,私募对于半导体、医药等板块较为关注。据悉,10月CREFI指数成分基金持仓增幅最大的3个行业为银行、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以及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


深圳吸引风投创投机构在深落户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近日印发《关于促进深圳风投创投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吸引风投创投机构在深落户。对新设立或新迁入的股权投资、创业投资企业,按其自设立之日起三年内,实际投资深圳区域非上市企业的累计每满人民币4亿元(或等值外币)的,给予其管理企业奖励人民币500万元,单笔奖励最高金额不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对新设立或新迁入的实际管理规模达人民币100亿元(或等值外币)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企业,给予奖励人民币300万元;实际管理规模达人民币200亿元(或等值外币)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企业,给予奖励人民币500万元。


二、私募机构动态月度回顾


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分别出资250亿元共同设立私募基金


新华保险11月29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增加符合公司投资策略的长期投资资产,优化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该公司与中国人寿分别出资25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基金公司。新华资产与国寿资产分别出资500万元共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人,担任上述私募基金公司的管理人。


澳洲工业地产巨头也来了,又一家外资私募完成备案!



近日,又有外资巨头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顺利完成备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信息显示,11月24日一家名为嘉民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外商独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成功备案,该公司成立于今年8月、备案于11月,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都位于上海市静安区,注册资本1亿元。该公司的实控人是嘉民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Goodman Industrial Funds Management Limited),而其背后的嘉民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工业地产巨头,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地产集团之一,于1995年在澳大利亚证交所上市,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管理资产总规模为529亿澳元(约合2502亿人民币)。


IBM设立人工智能创投基金


IBM官网近日披露,这家国际科技巨头在当地时间11月7日宣布设立一个风险投资基金,基金命名为IBMEnterpriseAIVentureFund(IBM企业人工智能创投基金),资金额为5亿美元(约36.4亿元人民币),旨在投资各类人工智能公司,涵盖范围从初创企业到高增长企业不等,专注于推动企业领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IBM近期在人工智能领域密集布局,动作频频,通过设立风投基金、推出AI芯片、培训AI人才等方式,追逐科技领域的最新浪潮;在设立该AI创投基金之前,IBM也曾投资过一些AI初创公司,今年8月,IBM就曾参与Hugging Face的2.35亿美元D轮融资。


“公奔私”!又有多位老将出手了


看好近21万亿私募基金行业的创业机会,近期又有多位公募人士“公奔私”。11月1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最新一批完成备案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单,其中有三家新私募机构的高管都来自公募基金。其中,北京谦水缘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汉博,曾任嘉实基金资产配置负责人、董事总经理,他在嘉实工作有14年之久,如今选择创业;上海景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投资总监伏爱国,曾经担任万家基金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后出任万家共赢资产总经理,如今“奔私”;此外,还有南京星旭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旭,曾任万家基金、上银基金的量化基金经理;而公司合规风控负责人吕富强曾在厦门国际信托工作超18年,后出任圆信永丰基金首任督察长,直到2020年8月离任,今年10月出山担任私募高管。


杭州30亿量化跑路 引发私募产品造假风波


一则“杭州30亿量化跑路”引发的私募多层嵌套造假风波,最新舆论转向了华软新动力,有截图显示称,(华软)新动力投资了杭州汇盛,再下投至杭州瑜瑶,再下投磐京,投前的估值表和投后的业绩全是假的。华软新动力今日做了相关解释称,新动力旗下FOF下投了杭州汇盛,而汇盛先前声称是自己是做量化对冲策略,后来经华软新动力调查发现,汇盛只是将资金去投了瑜瑶投资的产品,华软新动力迅速采取行动,上周已经报案抓捕产品造假的私募管理人杭州汇盛。华软新动力对下投方面的失误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不实市场传闻给投资者带来的困扰深表歉意。截至目前,上述截图中涉及的瑜瑶投资处于“异常经营”状态,而磐京股权投资基金已在2022年9月8日被中基协注销。


打不过就加入?昔日百亿主观私募冠军转型做量化


今年A股市场极端分化,导致私募圈的业绩也分化严重,不过量化策略表现亮眼,量化私募平均收益明显高于主观策略。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主观策略私募开始转型。近日,昔日百亿主观私募冠军石锋资产旗下的一款量化指增产品引发市场关注,对此,石锋资产相关人士回应称,公司并非转型做量化,公司事业一部在不断努力迭代原有主观多头策略的基础上,布局多策略,目前新组建的量化团队已正常运行,公司高度重视原有主观多头策略,不断增强投研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主观私募涉足量化的趋势早已显现。此前,老牌私募重阳投资招聘量化分析师一事也曾引发圈内热议,并且包括煜德投资、康曼德等百亿私募都采取“主观+量化”的形式,在多策略方面进行了不同的尝试。


三、私募市场观察



(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1月情况


1、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成立情况


图1+表1.png


11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备案热情再度升温,备案情况较上月明显好转。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不完全统计,11月份私募机构共备案968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环比上升162.33%,共587家私募机构参与私募证券基金备案。11月私募机构共成立682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环比上升164.34%,共429家私募机构成立私募证券基金产品。


中东紧张局势有所缓解,中美关系取得阶段性改善,国内经济逐渐复苏的基本面依然不变,经济复苏的预期也进一步加强,11月权益市场也初现回暖的迹象。在该背景下,私募对于后市的乐观预期不断升温,公奔私的热潮也依然盛行,私募仓位维持历史较高水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热情也再次点燃,本月备案情况较上月有明显好转。


表2.png


从备案机构的情况来看,宽德私募和信弘天禾资产本月各备案19只,并列第一;世纪前沿私募备案15只,排名第二;接下来,鸣石私募以14只的备案量紧随其后,排名第三;乾象私募和龙旗科技均备案12只。本月备案量在10只以上的私募仅有上述6家,其中,杭州龙旗科技有限公司的管理规模为50-100亿,另外5家机构管理规模均在百亿以上,都是百亿私募,私募行业的头部效应尤为显著。


表3.png


11月证券类私募基金托管业务依然高度集中于头部券商。国泰君安证券以169只的托管数量领先,占比为17.46%,其次招商证券和中信证券托管产品分别占比16.12%和14.36%。从产品备案的地域分布来看,排名前五的上榜地区备案产品数量占总数的比例约为83.57%,上海市本月备案量依然占据榜首。分地市看,机构办公地在上海市的私募基金发行占比为39.67%、北京市占比17.15%、深圳市占比10.54%、杭州市占比6.20%。


另外,在本月参与产品备案的587家私募管理人中,34.75%的机构办公地为上海市;19.59%的机构办公地为广东省(深圳为13.46%);办公地为北京市的私募管理机构占比14.82%;浙江省占比为9.20%(杭州市为6.47%)。


2、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近一个月收益情况


图2.png


11月私募证券产品收益全面反弹。其中,股票策略产品平均收益率上升幅度最大,环比上升3.64个百分点;其次多资产策略基金平均收益率环比上升3.09个百分点;组合基金策略产品平均收益率环比上升2.91个百分点;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产品和债券策略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也分别环比上升2.18%和0.70%。整体上,所有策略类型的私募证券产品11月份均实现突破,平均收益率均为正数,其中,股票策略11月平均收益率最高,为1.62%;其次组合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50%,相比之下,债券策略产品近一个月的平均收益率较低,为0.67%。


11月权益市场小幅回暖,股市涨跌互现,主要指数走势分化,小盘成长风格占优,近20个交易日,Wind中国行业指数中,文化传媒领涨,涨幅超过15%;电脑硬件、教育、互联网、生物科技等涨幅超过5%;保险领跌,跌幅超过5%;汽车、工程机械、贵金属等跌幅靠前。本月债市收益率先下后上,期限利差继续压缩,11月央行净投放1140亿元,流动性压力有所缓解,但仍需注意季节性扰动。在股债齐涨下,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走弱,南华商品指数震荡下跌。


表4.png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在近一个月(区间数据实际为2023年10月收益)私募基金收益前十排行榜中,主要为多资产策略产品和股票策略产品;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前十名榜单中有3只柳帮资产旗下的“柳帮-瑞盈”系列产品。富海东超(北京)私募的两只股票产品“富海东超启蛰1号”和“富海东超阳和1号”以397.17%和237.53%的收益率分别位于榜单第一名和第二名,这两只产品均成立于2023年,成立至今未满一年,而其成立以来已分别获得高达435.23%和286.26%的收益率;接下来,排名第三的是柳帮资产旗下的一只多资产产品——“柳帮-瑞盈2号”,10月获得72.76%的收益,该产品采取复合策略。


10月巴以爆发新一轮冲突,全球经济面临新风险,权益市场低迷,市场指数全面下跌。百亿私募中10月收益率居前的为和谐汇一资产、玖瀛资产、北京华软新动力私募、上海保银私募和广金美好。其中,和谐汇一资产以1.24%的10月收益率排名百亿私募第一;玖瀛资产10月收益率为0.54%,排名第二;北京华软新动力私募以0.50%的10月收益率排名百亿私募第三名。


(二)私募股权、创投类私募11月情况


表5+图3.png


11月私募股权市场备案数量环比回升。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不完全统计显示,11月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一共备案548只产品,环比上升28.04%,同比下降25.64%。其中,私募股权基金备案192只,创业投资基金共备案356只。从协会备案产品成立情况来看,11月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共成立247只,环比上升50.61%,同比下跌30.23%。


本月,证监会全面修订《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制定配套规范性文件,明确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准入门槛和持续性规范要求,强化风险源头管控,划定监管底线,全流程促进私募基金规范运作。监管当局也再次强调私募股权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认股权综合服务等创新业务试点正稳步推进。这一系列举措将促使私募行业不断走向成熟,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军私募行业,公奔私的热潮持续高涨,私募股权基金将继续带动社会投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四、本月私募基金风险事件


表6.png


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本月共有9只私募基金产品被爆出现违约,其中包括1只股权投资基金、1只创业投资基金和7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本月违约产品涉及领域均为工商企业和金融业;本月爆雷的9只私募基金中,有4只产品披露了规模情况,涉及7.6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被爆违约的基金中有5只与本月爆出的“杭州汇盛私募跑路,私募产品造假风波”有关,这是一场多层嵌套造假风波。声称自己是做量化对冲策略的杭州汇盛将资金投向了瑜瑶投资的产品,并进一步下投至磐京,经调查得知瑜瑶投资早已处于“异常经营”状态,而磐京股权投资基金早在2022年9月8日就被中基协注销,此前所披露的产品投前估值表和投后业绩也全都是假的。最终,造假事件被爆,汇盛私募选择跑路,多款产品出现违约,导致云南信托、国通信托、外贸信托、郑煤机等多方机构和投资者面临无法兑付的风险。



往期回顾:


用益-10月份私募市场回顾:聚焦!10月私募盯上这些公司

用益-9月份私募市场回顾:北交所新政为私募机构带来掘金机遇



用益频道-第一短幅
信托统计
统计结果

数量总数

规模总计

亿元

平均期限

平均年收益率

%

用益频道-第二短幅
用益频道-第一旗帜
用益频道-第二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