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2月份私募市场回顾:股票私募业绩“大回血”
主要内容:
1、2月,权益市场走势强劲,主要指数均迎来较大幅度上涨;其中,上证指数涨8.13%,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更是分别上涨13.61%和14.85%。行业方面,本月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全部上涨,其中通信领涨,涨幅高达19.52%,其次,计算机(17.78%)、电子(16.44%)以及传媒(14.82%)涨幅居前。
2、随着近期A股市场企稳反弹,私募股票仓位明显提升。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5.87%,在上周基础上上涨了0.63%。具体来看,53.14%的股票私募倾向于满仓操作,29.10%的股票私募仓位控制在中等水平,另有15.05%的股票私募仓位介于20%—50%之间,仅有2.72%的股票私募仓位低于二成。
3、2月份迎来春节长假,本月工作日相对较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备案数量较此前还是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不完全统计,2月份私募机构共备案444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环比下降32.32%,共327家私募机构参与私募证券基金备案。
4、2月私募股权市场备案数量进一步下降。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不完全统计显示,2月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一共备案323只产品,环比下降41.80%,同比下降30.24%。其中,私募股权基金备案107只,创业投资基金共备案216只。
一、私募市场动态月度回顾
量化交易报告制度落地 促进量化私募规范健康发展
2月20日,沪深交易所宣布,在市场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量化交易报告制度平稳落地,同时提出多重量化交易监管举措,持续加强对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的监测分析;下一步,将建立健全量化交易监管安排。此外,还将加强与香港交易所的沟通,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明确深港通北向投资者的报告安排,将北向投资者量化交易纳入报告范围。
2月,400多家私募注销!监管力度持续加强
2024年开年以来,私募行业监管在去年基础上继续加强。不仅协会私募注销数量大幅增加,相关监管部门对违规私募的处罚力度也在加大。据悉,今年2月又有大批私募注销,本月注销数量累计为435家,创出去年1月以来新高。其中,仅2月9日单日注销数量就达397家。私募注销保持较快节奏,符合行业“扶优限劣”的监管方针。实际上,去年私募行业里就已经掀起一轮注销潮,一大批风险机构加速出清。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对于私募的处罚力度也在加大。据统计,1月基金业协会发布11份处罚,各地证监局共计发布37份处罚,处罚原因各不相同。进入2月,监管处罚还在继续,仅基金业协会就给12家私募开出罚单。
股票私募业绩“大回血”
在近期市场连续震荡整理之后,A股主要指数强势回升,上证指数呈现“八连阳”走势,国内股票私募业绩在此背景下迎来一轮大幅“回血”。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有业绩记录的2126只股票策略产品,在2月5日至2月23日期间整体收益达10.09%,其中1954只股票策略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高达91.91%。实现正收益的1954只产品中,高收益产品举不胜举,859只产品收益超10%,其中5只产品收益翻倍,27只产品收益介于50%—100%之间,71只产品收益介于30%—50%之间,756只产品收益介于10%—30%之间。
头部梯队缩水、量化遭遇“大考”,私募基金加速洗牌
截至2月26日,百亿级私募数量降至98家,与年初相比,有10家私募掉出了头部梯队。此前风生水起的百亿级量化私募规模更是明显缩水。开年以来诸多私募基金净值大幅下跌,1月私募基金正收益占比低至约两成。市场的洗礼以及不断升级的扶优限劣,让私募行业经历着一场洗牌与重构。对于私募基金行业而言,洗牌的过程是煎熬的、痛苦的;但这是行业实现健康有序成长的必经之路,当前是反思私募行业长期发展之道的好时机。
券商收紧DMA 证监会作出回应
2月28日,市场传闻两则DMA的消息:一是只允许自营的资金运作,募集的资金逐步清退(合约到期之后不能再续);二是杠杆不能超过1:1。对此,证监会作出回应:多空收益互换(DMA)是私募基金与证券公司开展的市场中性策略交易,私募基金多头选择一篮子股票,同时使用股指期货套期保值,获得对冲后的选股收益。前期,私募基金因策略原因在市场波动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净值回撤,证券公司和私募基金等主动加强风险防控,稳步降杠杆、降规模,风险得到了一定程度消化,春节后开市以来DMA业务规模稳步下降。下一步,证监会将对DMA等场外衍生品业务继续强化监管、完善制度,指导行业控制好业务规模和杠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二、私募机构动态月度回顾
私募大V“组团”停收管理费
2024年2月4日,私募大V“老曾阿牛”在微博称,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盛麒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一只专门投科技股的基金自2月5日起停收管理费。据微博认证,“老曾阿牛” 的本名为曾文凯。天眼查显示,曾文凯当前为盛麒资产实控人,持股比例为70%。此言一出,有网友在曾文凯微博下评论喊话: “良心基金经理!”“智者总是先人二步。”无独有偶,东方港湾创始人但斌近期也在社交平台表示,公司净值在1元以下的基金不收费,而且是净值不到1以上坚持不收取,为此每年将少收管理费1个亿。
私募机构以“真金白银”表信心 看好A股长期投资价值
在市场持续调整的背景下,今年以来有不少私募机构宣布自购,以真金白银彰显对后市的信心。2024年2月6日,知名量化私募机构幻方量化发布自购公告称,作为中国资本市场长期而坚定的机构投资者,幻方量化将于当日以自有资金2.5亿元申购公司旗下产品并投向A股市场。幻方量化单笔2.5亿元的自购金额,也创下私募机构单笔自购的新高。基于对A股市场布局机会的看好,近期已有多家主观多头和量化私募机构披露自购信息,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今年以来全市场共有4家私募机构发布自购公告,分别是海南希瓦、进化论资产、幻方量化、上海卓胜私募,合计自购金额达到3.1318亿元。
25亿元砸盘元凶被抓 头一次看到这种处罚卖出的
2月20日,知名百亿级量化私募宁波灵均被深交所和上交所谴责并限制交易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2月19日,深交所在交易监控中发现,9:30:00至9:30:42,宁波灵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名下多个证券账户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交易指令、短时间内集中大量下单,卖出深市股票合计13.72亿元,期间深证成指快速下挫,影响了正常交易秩序,因此,深交所决定从2024年2月20日起至2月22日止对宁波灵均名下相关证券账户采取限制交易措施,限制其在上述期间买卖在该所上市交易的所有股票,并启动对宁波灵均公开谴责纪律处分的程序。此外,上交所也表示,2月19日9:30:00至9:31:00,宁波灵均管理的多个产品大量卖出沪市股票合计11.95亿元,期间上证指数短时快速下挫,影响本所系统安全或者正常交易秩序”规定。
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合资500亿私募基金拟投向优质上市公司
2月27日下午,新华保险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申请投资试点基金的议案。2023年11月末,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公告称,双方拟分别出资250亿元,合计50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华保险此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议案,让该基金的神秘面纱进一步揭开。据了解,上述基金投资范围覆盖上市公司股票以及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国债逆回购等现金管理类投资品种。股票投资方面,基金将选择具有较大市值、流动性好及较高市场影响力的优质上市公司。
建信信托等在云南成立私募基金 出资额20亿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云南融聚绿能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建信(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出资额约2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社会经济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人信息显示,该企业由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重点项目投资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建信(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
三、私募市场观察
(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月情况
1、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成立情况
2月份A股市场迎来强势反弹,春节假期前后一度出现8连阳,赚钱效应尤为突出,市场情绪高涨,正因如此,上证指数也成功返回3000点。但是,2月份迎来春节长假,本月工作日相对较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备案数量较此前还是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不完全统计,2月份私募机构共备案444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环比下降32.32%,共327家私募机构参与私募证券基金备案。2月私募机构共成立199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环比下降54.25%,共150家私募机构成立私募证券基金产品。
本月扶优限劣的力度再度加强,私募行业出清速度不断加快;据中基协官网数据显示,本月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数量高达435家,其中,仅2月9日一天就有397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被协会注销。虽然本月私募基金的备案数量再度回调,但是,随着权益市场的强势回升,投资者情绪再度点燃,私募行业不断朝着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私募基金的备案热情有望快速回暖并持续升温。
从备案机构的情况来看,上海黑翼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本月备案了7只,排名第一;千衍私募和君证资产各备案6只,并列第二;接下来,有包括因诺资产和衍复投资在内的8家私募机构以4只的备案量并列第三。本月仅有黑翼资产、千衍私募和君证资产的备案量在5只以上,其中,黑翼资产为百亿私募,千衍私募和君证资产的资产管理规模均为20-50亿元。黑翼资产是国内首批成立的量化投资机构之一,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80亿元,黑翼始终将控制回撤放在第一位,不看重短期极致的排名和短期爆发的业绩,而是追求在控制回撤的基础上获取可观收益,截至当前,黑翼已连续五年蝉联中国私募金牛奖。
2月证券类私募基金托管业务依然高度集中于头部券商,托管数量前三名券商依旧是国泰君安证券、招商证券以及中信证券。这3家机构的托管数量占本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总量的49.77%。其中,国泰君安证券以84只的托管数量领先,占比为18.92%;其次,国泰君安证券以79只的托管数量紧随其后,占比约17.79%;而中信证券托管58只,占比13.06%,排名第三。从产品备案的地域分布来看,排名前五的上榜地区备案产品数量占总数的比例约为86.04%,其中,备案产品数量遥遥领先的依旧是上海市。分地市看,机构办公地在上海市的私募基金占比为43.69%、深圳市占比11.49%、北京市占比10.36%、杭州市占比6.76%。
另外,在本月参与产品备案的327家私募管理人中,36.70%的机构办公地为上海市;17.13%的机构办公地为广东省(深圳市为12.54%);办公地在北京市的机构占比11.01%,在浙江省的占比10.09%(杭州市为7.95%),备案了产品的机构在地域分布上整体变化不大。
2、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近一个月收益情况
2月私募证券产品的收益强势回升。其中,股票策略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反弹幅度最大,环比上升13.47个百分点;其次,多资产策略产品的平均收益率环比上升9.21个百分点;组合基金策略、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以及债券策略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也分别环比上升6.70、3.84和1.11个百分点。整体上,所有策略类型的私募证券产品指数2月份均迎来大幅反弹;其中,股票策略产品指数涨幅最大,达到8.23%;多资产策略、组合基金策略以及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产品2月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5.50%、3.84%和2.07%;此外,债券策略产品2月份的平均收益相对较低,为1.13%。
2月,权益市场走势强劲,主要指数均迎来较大幅度上涨;其中,上证指数涨8.13%,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更是分别上涨13.61%和14.85%。行业方面,本月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全部上涨,其中通信领涨,涨幅高达19.52%,其次,计算机(17.78%)、电子(16.44%)以及传媒(14.82%)涨幅居前。资金方面,截至2月23日,融资业务余额1.45万亿元,较月初减少0.1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入318.65亿元。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月20日,央行公布5年期LPR下调25BP,由4.2%调整至3.95%,宽松的货币政策再次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在近一个月(区间数据实际为2024年1月收益)私募基金收益前十排行榜中,主要为股票策略产品。其中,富安基金旗下的“富安时代”1月份以82.64%的收益率排名第一,截至3月5日,该产品今年以来获得151.30%的收益率,这是多资产策略产品,采取的是复合策略;排名第二的是波粒二象(珠海)资产旗下的一只股票策略产品“波粒二象趋势1”,1月份获得80.79%的收益率,该产品的策略为股票多空策略;紧接着,根本投资旗下的“誉久赢创”排名第三,该产品1月收益率为63.17%,该产品近一年的收益高达278.34%。
2024年1月,权益市场走势极度低迷,三大主要指数无一幸免,均遭遇历史罕见的断崖式下跌,创多年来的新低,市场情绪接近冰点。百亿私募中,1月收益率居前的为东方港湾、睿璞投资、明毅基金和洛肯国际,其中东方港湾本月以8.67%的收益率遥遥领先,这也是唯一一家月收益率在5%以上的机构,排名第二的睿璞投资1月收益率仅有1.81%。
(二)私募股权、创投类私募2月情况
2024年2月私募股权市场备案数量进一步下降。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不完全统计显示,2月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一共备案323只产品,环比下降41.80%,同比下降30.24%。其中,私募股权基金备案107只,创业投资基金共备案216只。从协会备案产品成立情况来看,2月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共成立86只,环比下降64.46%,同比下降54.97%。
近些年,国家始终积极鼓励私募行业的快速发展,支持私募股权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配套政策也不断推陈出新,2月份,民建中央提交的《关于建立中国特色私募股权投资体系及关于推动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提案》中建议指出从募资、投资、管理、退出四个方面建立中国特色的私募投资体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私募股权市场也进一步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军私募行业,私募基金也将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为服务实体经济增添质效。
四、本月私募基金风险事件
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本月共有2只私募基金产品被爆出现违约,其中包括股权投资基金和其他私募投资基金各1只;本月违约的2只产品均涉及金融业;本月爆雷的这2只私募基金均未披露相关产品的规模情况。
往期回顾:
用益-1月份私募市场回顾:又见自购 百亿级私募底部区域积极布局
用益-11月份私募市场回顾:外资转场扫货A股 百亿私募或唱多或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