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信托经理参考:某信托产品正常销售中!
一周重点关注:
● 上市公司被立案数量同比激增近六成
● 1万亿元增发国债落地步伐加快
● 各地统筹推进商品房去库存 收储模式多元化
● 5月股票投资类信托成立规模环比涨逾2成
● 年内11家信托发行企业ABS总规模超680亿
● 信托公司加速换帅促转型
● 2023年11家信托公司固有不良率为0
● 平安信托福宁615号产品处置迎来新进展
● 四川信托发布“关于春晓公司完成债权申报的公告”
● 光大信托与青岛东鼎集团业务交流
● 华宸信托首单薪酬延付服务信托正式成立
● 金谷信托产品正常销售中
●【观察】国内家族信托是挂羊头卖狗肉吗?
●【观察】财富管理行业正在发生的三大“现象”
一、财经视点
■ 上市公司被立案数量同比激增近六成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今年以来已有51家上市公司(注:按披露日口径统计)因公司涉嫌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调查。相较去年同期,今年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数量同比增长近六成,约59.38%。从案由来看,有八成以上被立案调查上市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其余则主要是存在内幕交易以及三家上市券商因业务过程中涉嫌违法违规而被立案调查。
点评:这一现象表明了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环境的日趋严格和规范化,严监管的态势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具有积极意义。
■ 1万亿元增发国债落地步伐加快
去年四季度,我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今年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完成了全部三批共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清单下达工作,同月,财政部将1万亿元增发国债资金全部提前下达地方。
点评: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有力推动了各类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工,有效缓解了资金瓶颈问题。这些资金既保障了重点领域和重大安全能力建设,也促进了经济长远发展。
■ 各地统筹推进商品房去库存 收储模式多元化
据克尔瑞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至少22地发布收购存量商品房相关政策。梳理发现,各地因地制宜,收储模式较为多元化。杭州市临安区于5月14日发布《关于收购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商的征集公告》,采用政府公开征集房源的形式,收购的商品房则用作公共租赁住房。
点评:通过政府公开征集房源这一模式可以加速商品房去库存。这类政策值得借鉴和推广,但也并非所有区域都可照搬照抄。一般来说,同时具备商品房去化难度大、区域内还有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或安置房供给需求两个条件的地区更值得关注。
二、信托动态
■ 5月股票投资类信托成立规模环比涨逾2成
据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不完全统计,5月共计发行资产管理信托产品1955款,环比减少168款,降幅为7.92%;发行规模890.44亿元,环比减少56.88亿元,降幅为6.00%。5月标品类信托产品成立数量及规模均有所下滑,不过,股票投资类产品成立规模不减反增。延续4月的大幅上涨,5月股票投资类成立规模为3.12亿元,环比增长20.42%。
点评:5月A股行情冲高回落,站上3100点又跌破3100点,最大的变量来自地产政策升级,房地产整体上涨将拉动指数上行,市场情绪升温,信托资金在权益市场的配置比重有所增加。。
■ 年内11家信托发行企业ABS产品总规模超680亿
近年来,由于业务模式日渐成熟,资产证券化越发受到信托公司的重视,各家机构纷纷加力布局。截至6月4日,2024年以来共有11家信托公司参与设立的100款企业ABS产品发行,发行总规模达到684.64亿元。其中,发行产品数量排名前三的公司为华能信托、中航信托、外贸信托,参与产品的数量分别为25款、19款、18款。
点评:在业内,资产证券化业务已形成市场化的成熟链条。在企业ABS产品中,当信托公司承担原始权益人角色,信托公司可以通过设立信托计划募集资金,发挥自身在资产管理方面的优势,保障底层资产及现金流的安全。
■ 信托公司加速换帅促转型
随着《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的推进,信托公司发展模式正发生重大转变,更换“掌舵人”的步伐也不断加快。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2024以来,在不足半年时间里,已有十余家信托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总裁)发生变更。
点评:高管频繁变更的现象,是信托行业转型的必然现象。信托行业正处于业务转型关键期,从传统融资类信托向资产服务信托和资产管理信托多元化业务方向发展,特别是开展财富管理服务信托,需要不同背景、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高管,这可能导致高层变动增多。
■ 2024年第一期信托公司中层及业务骨干培训班在上海成功举办
为提升信托行业中层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中国信托业协会携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于2024年5月27日至31日在上海举办了“2024年第一期信托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培训班”。此次培训汇聚了来自全国30家信托公司的72位中层管理者及业务精英参训。
■ 2023年11家信托公司固有不良率为0
据信托百佬汇梳理,有8家未披露年报的信托公司。此外,59家披露年报的57家信托公司中,2023年末自营业务按信用风险资产五级分类,不良率为零或者无、正常的共有11家,分别是国联信托、国民信托、华鑫信托、江苏信托、英大信托、金谷信托、中海信托、中原信托、渤海信托、建信信托和国投泰康信托。
■ 平安信托福宁615号产品处置迎来新进展
6月3日,平安信托发布《福宁615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重大事项临时公告》。公告指出,信托计划交易对手厦门市荣璐置业有限公司于2024年6月3日通过底层“臻华府”项目公司向信托计划预分配投资款项2000万元。此前平安信托诉正荣各回购方股权回购案件获得一审胜诉,此后正荣方上诉,目前处于二审中。公告称,根据信托合同及相关协议约定,本次信托利益核算日为2024年6月3日,平安信托将于本公告发出日后的5个工作日内以收回的投资款项扣除应由信托财产承担的应付未付信托费用后,向全体受益人进行信托本金分配。
■ 东莞信托董事长任职获批
6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披露,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核准张庆文东莞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张庆文曾担任东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并在今年升任董事长,东莞金控是东莞信托的控股股东。2月19日,东莞金控发布公告称,根据东国资任免[2024]1号,廖玉林不再担任东莞金控董事长职务,张庆文任东莞金控董事长。根据东委干[2024]31号,张庆文不再担任东莞金控总经理职务。
■ 吉林信托第六任董事长确认
6月7日,从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中发现,吉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已变更为邢中成,并身兼吉林信托董事长。公开信息显示,邢中成,1976年生人,中共党员。曾任交通银行吉林分行营业部信贷员,吉林省政府金融办银行证券保险工作处科员、副主任科员,吉林银行办公室负责人助理、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吉林银行办公室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吉林银行纪委委员,吉林银行辽源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吉林银行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吉林银行党委组织部部长、人力资源总经理。
■ 中航信托携手中航证券推出“龙吟-航嘉”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品牌
近期,中航信托与中航证券携手推出“龙吟-航嘉”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品牌,并实现首单家庭服务信托落地。此次业务协同落地,是中航信托与中航证券根据中航产融深化战略协同,开创中航产融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业务要求下的积极尝试。双方在深度融合各自资源禀赋,挖掘存量客户业务机会的同时,围绕业务协同中的堵点、痛点做文章,在解决棘手问题中积累“底气”,在关键业务上攻坚克难,在本源业务中笃行创新,积极落实融融协同的发展规划,最终实现业务落地。
■ 四川信托发布“关于春晓公司完成债权申报的公告”
6月4日,四川信托发布相关公告显示,根据《信托受益权转让合同》约定,由四川天府春晓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代表已签约的自然人投资者参与四川信托破产重整程序,现通报春晓公司参与破产重整程序的最新情况。四川信托表示,按照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告要求,债权人应于2024年6月6日前向四川信托管理人申报债权。春晓公司已于2024年6月4日,代表全体已签约自然人投资者向四川信托管理人完成债权申报。
■ 3亿信托本金拟展期
6月4日,某央企信托官网发布相关信托计划第二次受益人大会通知。公告称,受宏观经济、房地产市场及金融环境等因素影响,信托计划交易对手河南裕华置业有限公司无法按照现行的偿付安排偿付债务。2023年12月29日,受托人发布第一次受益人大会通知提请受益人审议裕华置业提出的展期方案,第一次受益人大会未通过裕华置业提出的展期方案:裕华置业申请剩余本金3亿元展期至2025年10月15日。
■ 某城投非标债务逾期!涉3家信托公司
近日,黔东南州凯宏城市投资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债券年度报告。其中:提到非标债务逾期,里面涉及3家信托的债务逾期。国通信托尚有37331471.14 元未支付,长安信托剩余债务241,618,870元,中泰信托已经到期本金68,043,522.22元及相应利息尚未支付,针对上述事项,开元城投正在积极与债权人协商调整还款方式,同时加强外部欠款的催收。
■ 光大信托与青岛东鼎集团业务交流
近日,青岛东鼎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丹、董强共同与光大信托副总裁杨天博一行就进一步加强金企对接、深化项目合作进行座谈交流。光大信托将在双方良好沟通基础上,持续加大项目对接力度,为东鼎集团新能源、高端制造等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促进双方互利共赢。
■ 华宸信托首单薪酬延付服务信托正式成立
6月4日,华宸信托为内蒙古自治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设计的薪酬延付服务信托正式成立,这也是华宸信托落地的首单薪酬延付服务信托。华宸信托于2023年初,积极布局信托业务转型,以“薪酬延付服务信托”作为切入点,设立符合监管要求和行业转型发展方向的服务信托,通过信托方式管理延付薪酬:一是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具备风险隔离功能,机制最为安全稳定;二是员工延付薪酬与企业固有资金区分,满足监管合法合规要求的同时,又可实现稳健增值;三是投资范围灵活,底层资产可定制,过程可参与。
■ 2024华润信托“润泽世家”家族信托业务品牌全新发布
近日,华润信托响应时代号召,积极回归“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业务本源,升级财富管理品牌和专业服务能力,继2021年成立财富管理子品牌“华润信托|润信财富”后,如今再次设立全新家族信托业务子品牌--“润泽世家”,助力客户实现家族财富百年传承,阅见家族和时代大美。“润泽世家”品牌涵盖五大账户:家庭信托、保险金信托、家族信托、养老信托以及公益慈善信托,以“大美家风”深度诠释信托账户服务价值,为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帮助家族传承卓越家风,实现基业长青,见证人生大美。
■ 金谷信托产品正常销售中
6月6日晚,有消息称,金谷信托突然通知旗下在售政信类产品6月10日起暂停销售,无论是第三方还是财富中心均暂停销售,何时再售另行通知。经过多方消息核实,截至7日下午,该信托公司市场销售正常,财富中心销售也都正常打款中。值得关注的是,5月17日,金谷信托在其官方微信平台宣布,其管理资产规模突破2500亿元。
三、市场观察
■ 国内家族信托是挂羊头卖狗肉吗?
中国的家族信托从2012年出现到现在已经是第13个年头了,整体委托规模也已逼近万亿。但客户的体验却非常一般,甚至有些客户竟然归咎于国内家族信托法律制度没有海外完善。但今天我要告诉诸位的是,之所以家族信托功能那么强大,但满足客户需求的效果大打折扣,有以下四方面感受:
业内人士观点:
感受一:家族信托就是用来卖保险和理财的工具。这两三年来,客户的投资体验的确一般。于是不少金融机构都转向给客户营销保险、卖相对稳健风格的理财。为了保险和理财更好卖,低费率甚至送家族信托。但客户最后发现,本质还是为了卖产品。市场上有但很少的就是个人直接持有的房产装入家族信托的案例。实践来看,不是做不了,而是资金、保单更符合商业利益。
感受二:投资受限制,体验也不好。现在市场上的家族信托服务机构很多都只开放半委投资模式,附条件开放客户指令模式。而且原则上要求家族信托只能投资“我司或我行”的产品,外部产品基本不让投。让本属于监管规定的服务信托的家族信托的“服务”性质大打折扣。
感受三:信托追加、变更、分配、终止不灵活。感觉家族信托就是一笔用来传承的资产,是一笔“死”的资产。信托存续期间,委托人或委托人授权的人(比如将来N代受益人共同决议)是可以修改信托受益人和分配方式的。而且这种修改,如果上了系统,工作量很小也不用收费的。基于委托人或受益人的指令,也可以申请随时从信托里面变现部分或全部资产分配给受益人的。
感受四:信息不透明。现在还有不少机构在家族信托服务过程中是手工记账和操作的。这样会导致效率低、出错和信息披露不充分。有些机构即便有系统,也是“人工操作”系统,只是用系统记账而已。
■ 财富管理行业正在发生的三大“现象”
这两年,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有三个非常显著的“现象”。首先,是主管领导们对于财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得越来越深刻。其次,是财富管理部门的中层干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后,是基层员工的“左右为难”。从基层具体工作的角度看,看看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和财富管理部门如何实现蜕变,从而快速地走向胜利的彼岸。
业内观点:
1、要打仗先有人:财富管理的“广度”要大大提升。财富管理转型千头万绪,牵一发动全身,许多事情都要做,但如何做,如何做好,更需要顶层设计和有机的组织。
2、转型必须要“专业先行”:财富管理的“深度”也要进一步拓展。作为一个复合型工种,财富管理对于人员的要求在产品知识、营销技巧和投研策略等诸多维度都有体现,相比于投行、资管这些偏专业类岗位,财富管理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更高、也更复杂。对于转型中的财富管理行业,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提升“广度”和“深度”都需要资源的投入(包括财力和人力)和高昂的士气,这恰恰是当下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最为稀缺的东西。
■ 一周信托产品市场综述
1、本周(2024年06月03日-2024年06月09日)资产管理信托产品成立市场热度下滑,成立数量及规模双双回落。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资产管理信托产品共成立374款,环比减少14.22%;成立规模96.86亿元,环比下降14.83%,日均成立规模19.37亿元。
2、本周资产管理信托发行市场相对平淡,发行数量小幅攀升,发行规模略有下行。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39家信托公司发行资产管理信托产品240款,环比增加3.45%;发行规模190.47 亿元,环比下降0.31%,日均发行规模38.09亿元。
3、本周非标信托产品成立数量及规模明显下滑。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有121款非标类信托产品成立,环比减少29.24%;成立规模44.41亿元,环比下降37.84%。
4、本周标品信托产品发行数量152款,环比增加17.83%%;共有254款标品信托产品成立,环比减少4.15%;成立规模52.44亿元,环比上涨24.06%。
往期回顾:
用益-信托经理参考:某信托2023年重大未决诉讼事项1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