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1月份私募市场回顾:翘尾致备案环比下降 八大策略跑输沪深300

时间:2021/02/20 14:04:16 作者:zyl 来源:用益信托网 责任编辑:zuoyl

主要内容:


1、2021年1月,A股先强后弱呈“n”形走势,上证指数收涨0.29%,深证成指收涨2.43%,创业板收涨5.48%。行业板块方面,化工板块涨幅最大,达到6.65%,银行板块涨幅6.51%,紧随其后的是电器设备、有色金属和轻工制造。


2、2021年2月初,融智•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为113.22,相较2021年1月环比下降11.15%,私募基金经理信心指数继上月创新高后出现回落。由于1月最后一周市场出现连续单边下跌,市场关于春节行情提前结束的担忧开始升温,私募基金经理对待后市态度回归谨慎。


3、据我们统计数据显示,1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数量为2004款,环比下降21.48%,主要原因是去年12月份机构积极布局来年行情的基数效应导致的下滑;同比则大增222.71%,发展势头迅猛。


4、据我们统计数据显示,1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备案数量仍然保持增长,合计达552款,环比上升5.34%,同比上升236.59%。其中私募股权305款,环比下降3.48%,同比上升162.93%;创投基金247款,环比上升18.75%,同比上升414.58%

 

一、私募市场动态月度回顾

 

私募股权基金跨境投资试点推进

 

1月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2021年全国外汇管理工作电视会议。会议指出,2020年,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1万亿美元左右。会议部署了2021年外汇管理重点工作。表示要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以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为重点,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完善境外机构境内发行股票、债券资金管理,推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试点,改革外债登记管理,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扩大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促进贸易新业态发展。建设开放多元、功能健全的外汇市场,支持金融机构推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外汇衍生品。

 

深圳打响第一枪 探索创投公司上市

 

1月8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促进深圳股权投资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的通知,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是送给VC/PE超乎想象的大礼包:除了落户奖励等“常规动作”,还有一系列利好“募投管退”的举措,包括探索社保基金、年金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权益类投资试点;政府引导基金适度放宽子基金中财政资金、国有成分资金及社会化个人投资人的出资限制;奖励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科技......堪称沉甸甸。其中,还有一条罕见的举措——探索优秀股权投资管理机构上市制度安排。深圳历来是本土创投的“风向标”,此次公开提及创投机构上市话题,打响了探索创投机构上市的第一枪。

 

2020年,VC/PE敲了386次钟,赚了8588亿 

 

2020年,共386家具有VC/PE背景的中企实现上市,VC/PE机构IPO渗透率为68.32%。其中,科创板VC/PE渗透率高达82.76%,深交所创业板VC/PE渗透率为72.90%。从账面退出回报来看,2020年账面退出回报共计8588亿元。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统计,人工智能、医疗健康、IT及信息化领域VC/PE渗透率均超八成;在疫情及国际形势的催化下,医疗健康和IT及信息化领域账面退出超千亿;人工智能和IT及信息化领域均超10倍回报。565家中企于全球市场IPO,近七成登陆A股市场,港交所IPO众星齐聚,明星股纷至沓来;独角兽赴美IPO不惧阻力,热情依旧。

 

私募高仓位运作主攻消费和科技方向 

 

华润信托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私募基金股票平均仓位78.85%,较高的仓位水平为私募带来不俗收益,尤其是一向高仓位运作的百亿私募2020年的整体收益率接近50%。进入2021年,上证指数快速突破3600点后,在高位强势震荡。记者了解到,私募对春季行情有较为一致的良好预期,多家百亿私募继续保持较高仓位甚至满仓。具体板块上,私募基金主要的投资方向还是消费、科技。不过,由于目前部分个股的高估值或将受到冲击,投资者需要谨慎操作。东方马拉松投资总监孔鹏表示,伴随经济复苏,2021年流动性存在边际收紧的可能。当前消费板块的高估值或将受到冲击。但从未来10-15年的角度看,仍然对消费板块抱有很大的信心。

 

私募开年乘势高歌猛进,量化巨头狂发新品

 

2021年,量化私募继续高歌猛进。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止1月18日,11家百亿量化私募今年以来一共已经备案了65只新产品,其中两大百亿量化私募巨头幻方量化和灵均投资今年以来备案的新产品数量分别多达22只和21只。两家量化私募巨头密集备案新产品的背后,幻方量化和灵均投资均在2020年取得了不俗的收益表现。据格上理财数据,2020年灵均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52.15%,在纳入统计范围内的百亿量化私募中排名居首;幻方量化紧随其后,以41.55%的平均收益在纳入统计范围内的百亿量化私募中排名第二。

 

横华国际资产完成首单RQFII投资于中国境内私募基金业务

 

12月29日,横华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RQFII业务率先完成了RQFII投资于中国境内私募基金业务。据了解,中国境内私募基金总规模于近年呈快速增长趋势,优异的管理团队在服务境内投资者的同时也长期吸引着境外投资者的关注。2020年9月25日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管理办法》扩大了投资标的范围,使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QFII/RQFII投资于中国境内私募基金、金融期货及商品期货等,该管理办法于2020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二、私募机构动态月度回顾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规范私募管理人经营范围登记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登记注册局发布《关于做好私募基金管理人经营范围登记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登记注册机构做好私募基金管理人经营范围登记工作。《通知》讲到背景是,近期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经营范围提出明确管理要求。因此,此次是新规以后市场监管总局针对私募经营范围做的调整更新,要求私募聚焦主业,有利于防范风险。《通知》指出,为便利企业登记经营范围,相关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办理经营范围登记时,统一使用两种表述办理经营范围登记:一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服务(须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备案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二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服务(须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备案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启明创投完成第六期人民币基金28.52亿元募资

 

2021年1月26日,启明创投宣布第六期人民币基金募资日前正式关闭,基金规模达到28.52亿元人民币,将一如既往地专注于医疗健康和TMT两个领域发力。据悉,启明创投本期人民币基金的出资方除了元禾辰坤、厦门建发等现有LP外,还有包括北京和上海两地的科创母基金,以及若干家国内规模比较大的保险公司。完成此次募资后,启明创投总计管理资金规模达到59亿美元。至此,启明创投双币基金的募资总额已成为中国市场近一年风险投资领域中最大之一。

 

九鼎集团立案调查结果落地:16万亿私募告别“草莽时代”

 

1月14日,九鼎集团发布公告称,收到证监会对九鼎集团及其控股股东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信息披露违规和代持,九鼎集团和控股股东将分别面临罚款。自2018年3月23日,九鼎集团公告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距今近三年时间里,资本市场斗转星移。精选层平稳落地,转板制度尘埃落定,三板成指突破千点;私募行业顶层监管体系日臻完善,“草莽时代”终结,真正回归“私募”和“投资”的本源。

 

A股杀猪盘凶猛:私募正帆投资的庄股“历险记”

 

上市公司中来股份的两则公告再次将前海正帆投资推上了风口浪尖。中来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公司2亿元认购的4只私募产品在1个月内巨亏97%,直接导致其2020年的净利润减少了1.68亿元。涉及到的四只私募产品分别是泓盛资产旗下的“腾龙1号”和“腾龙4号”以及前海正帆投资旗下的“方际正帆1号”和“正帆顺风2号”,认购金额分别为3000万元、5000万元、6000万元和60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上述4只私募产品全部重仓持有济民制药,而前海正帆投资近年来与这只市场知名的庄股有着“不解之缘”。

 

百亿私募调研路线曝光 淡水泉斩获年度最勤奋调研私募 

 

2020年股市行情火热,私募机构的调研热情也是急剧升温。根据私募排排网统计,2932家投资机构在2020年共计调研上市公司32183次,迈瑞医疗、海康威视、德赛西威、中科创达、卫宁健康等个股最受机构重视,淡水泉、彤源投资、高毅资产、敦和资管、平安资产、盘京投资、汐泰投资、星石投资等私募调研次数居前。头部私募机构依然是调研主力军,据统计,34家百亿私募在2020年累计调研3474次。淡水泉是年度“最勤奋”百亿私募,在2020年调研次数达到304次,也是唯一调研次数在300次以上的私募机构。

 

史上"最牛私募"出炉!2000亿大佬们纷纷入股

 

新年伊始,一家名为“北京明晟东诚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公司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值得注意的是,该私募的股东集合了正心谷资本林利军、淡水泉投资赵军、千合资本王亚伟、煜德投资靳天珍、拾贝投资胡建平、源乐晟资产曾晓洁、睿泉毅信投资吕一凡等多位资管圈大佬、百亿私募掌门人,初步统计,这些私募大佬合计管理资产规模2000亿左右,可谓阵容豪华。而其执行事务合伙人是原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徐刚,去年底他刚辞去中信建投证券董事职务,如今“奔私募”创业,未来将发行二级市场证券私募基金。

 

润晖投资完成登记工作 在华外资私募机构增至32家

 

近期,又有一家证券类外资私募完成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本报记者获悉,润晖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已完成在中基协的登记工作,这也是去年新增的第9家外资私募。至此,全市场外资私募机构数量增至32家,合计管理资产规模突破100亿元。中国市场作为新兴市场代表,对外资机构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从全球配置角度看具有极大配置价值。国内私募机构也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学习国外私募先进的投资理念,强化自身竞争力。

 

三、私募市场观察

 

(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月情况

 

1、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成立情况

 

1.png

 

2.png

 

整理的数据显示,私募证券基金备案和成立数量环比下滑,主要原因是去年年尾的时间窗口效应导致环比基数较大,并不能说明私募证券备案的热情减退。从前几个月的数据看,私募证券基金备案数量在2020年10月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下滑后,总体保持稳定回升态势,而这与权益市场的走势相关。

 

3.png

 

除了表中排名前五的明星基金管理人,备案数量超过10款以上的私募机构还有盘京投资、宁泉资本、石峰资产及诚奇资产。

 

4.png

 

从风险评级看,1月份备案的私募证券基金中,中高风险基金一枝独秀,占比76.05%。主要原因在于2020年股票市场的暴利促使私募基金今年偏重于中高风险的二级市场的权益投资。

 

5.png

 

从产品备案地域分布来看,依然是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占据头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四个高净值人群集中省份的备案量占全国的86.78%。

 

2、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近一个月收益情况

 

6.png

 

1月大盘在前三周涨势喜人,机构资金抱团行业龙头股,在最后一周由于央行逆回购持续净回笼收紧流动性,且临近春节投资者陆续赎回基金份额导致指数下跌。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八大策略表现平平,均未超越沪深300指数。

 

7.png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收益排前十的自主发行的私募证券基金产品中,股票策略产品占据九席,剩下一席为固定收益产品。前十的股票策略之所以能成就如此高的收益率,很大可能是投资的公司新股上市造成。

 

(二)私募股权、创投类私募1月情况

 

8.png

 

数据显示,1月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一共备案552款产品,环比减少43.03%;一共成立236款,环比减少54.96%。

 

9.png

 

10.png

 

总体来看,近八个月私募股权、私募创投的备案、成立数量稳中有升。注册制放开后,一级市场的权益投资将更加活跃。尤其是在私募最佳退出方式——IPO预期可能性大幅上升的背景下,受暴利驱动,资本转向私募投资的意愿也在加强。预计未来创投基金将有更多活水注入,与私募股权数量的差距将会缩小。

 

(三)契约型私募产品1月情况

 

11.png

 

本月契约型基金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继续缩减。据不完全统计,1月共有5家私募机构发行了40款契约型固收类私募基金,环比减少48.05%。一共有28款契约型基金披露了发行规模,发行总规模为4.59亿元人民币,环比减少50.16%。

 

12.png

 

此外,40款产品中共有25款产品披露了期限,本月契约型基金产品平均期限为1.38年,较上月延长0.4年。28款产品均披露了预期收益率,平均预期收益率为6.32%,较上月下降27个百分点。

 

四、本月私募基金风险事件

 

13.png

 

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本月共有7款私募基金产品被爆出现违约,本月违约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工商企业和金融领域。在本月7款爆雷的私募基金中,披露规模基金数量的有3款,涉及规模20亿元人民币。其中,工商企业领域涉及规模较大,占所有披露规模金额的90%。



往期回顾:


用益-12月私募市场回顾:私募备案再现翘尾效应 量化私募锋芒毕露

用益-11月私募市场回顾:私募备案月增43.60% 机构备案活跃

用益-10月私募市场回顾:A股市场强势反弹 私募证券产品大幅缩水




用益频道-第一短幅
信托统计
统计结果

数量总数

规模总计

亿元

平均期限

平均年收益率

%

用益频道-第二短幅
用益频道-第一旗帜
用益频道-第二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