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11月私募市场回顾:私募备案月增43.60% 机构备案活跃
主要内容:
1、11月行情拉下帷幕,A股市场风格逆转,上证50、沪深300、上证指数单月均张超5%,涨幅分别为5.76%、5.64%、5.19%,科创50与创业板指则遗憾收跌,全月涨幅分别为-0.60%、-0.90%。行业表现分化加剧,能源、金融、有色等传统周期股领涨,医药、计算机等新经济领跌。
2、2020年11月,融智·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为119.58,相较10月信心指数环比下降6.24%,有小幅下滑,但继续维持在高位。临近年末,私募调研热情急速升温。据记者梳理,在近1个月的时间里,有3969家私募累计调研上市公司5240次。
3、11月私募证券备案月增43.60%。据协会数据显示,本月私募机构共备案1795款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较10月备案数量环比增加43.60%,共971家私募机构参与备案。灵均投资在11月份备案了41款产品,在百亿私募中数量居首。
4、11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投基金备案情绪升温。数据显示,11月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共备案682款产品,较上月环比增加40.08%。其中私募股权基金备案393款,创业投资基金备案289款。
一、私募市场动态月度回顾
肖钢重磅发声!探索创投基金双向募集新模式
11月28日,2020南方财经国际论坛在广州举行。原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黄丽萍发表演讲,其中释放了不少与股权投资行业相关的重磅信号,值得行业仔细研读。肖钢提出,要探索私募股权投资、创投风投基金双向募集、双向投资、双向流动新模式,支持三地共同设立新产业投资基金和大湾区青年创业扶持基金,推进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规范发展,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资基金,促进金融服务于多元化、特色化发展。
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
11月13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允许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保险资金股权投资的选择面得以扩大。VC/PE翘首以盼的险资,终于阔步迈入股权投资行业,表现了监管层希望加强直接融资的决心,而退出渠道更加通畅,进一步鼓励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
国投泰康信托主动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11月25日,国投泰康信托主动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这也就意味着拿了5年的私募牌照,国投泰康信托不要了。根据规定,注销类型主要分为“主动注销”、“依公告注销”和“协会注销”三种。“主动注销”是指放弃开展私募基金业务,主动申请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并声明自注销申请通过之日起6个月内不再重新申请登记的机构。国投泰康信托回复记者称:“我们选择注销该类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是因为保留其他类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对我司业务发展的支持作用不明显。
资金入市热情高涨,25家私募规模飙上200亿元
11月以来,A股震荡中依然不缺结构性机会,百亿级私募的产品销售也有所升温。记者获悉,正心谷资本、景林资产、灵均投资、衍复投资、大朴资产等百亿级私募的销售较为火爆,其中有私募一口气募资70亿元。据第三方平台透露,目前已经有25家私募规模飙升至200亿元以上,头部的私募规模甚至超过1000亿元。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胡泊分析称,今年股票市场做多热情高涨,结构性行情轮番演绎,在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的背景下,银行理财资金向权益市场大幅流入。
私募监管大提速:深圳私募自查超4成吃“黄牌”!
近期,对私募行业的监管悄然提速。11月24日,深圳证监局发布了关于辖区私募基金管理人自查自纠最新情况通报。通报显示,截至11月15日,已有1823家私募机构在深圳私募基金信息服务平台完整填报了自查自纠情况,占辖区私募机构的40.6%。从结果来看,1823家私募中有1023家绿色机构,798家黄色机构,2家红色机构。也就是说,此次自查过程中,有超43%的私募被出具“黄牌”,另外2家私募被出具“红牌”。此外,近期深圳前海四海融聚资本等多家私募被监管约谈;深圳瑞川资产存在着挪用基金财产等情形被公开谴责;原点资产因为超比例持股未信披而被证监会处罚合计840万元。
中基协公布第三十七批疑似失联私募机构名单 涉及81家
截至2020年11月19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公告北京天卓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1190家疑似失联私募基金管理人。近期,协会在自律核查工作中发现81家新增疑似失联私募基金管理人(附件),协会通过该81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在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中登记的固定电话、手机号码、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无法与其取得有效联系。
二、私募机构动态月度回顾
广西绿色新兴产业基金正式签约,基金规模50亿
11月25日,广西绿色新兴产业基金在南宁正式签约,由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广西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宏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南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乾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南宁新技术产业建设开发总公司共同发起设立。该基金总目标规模为人民币50亿元,首期认缴规模10.01亿元,基金投资方向:将重点服务绿色新兴产业发展,构建高端绿色家居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扶持高端制造业、电子信息及大健康产业等转型升级。
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正式成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11月18日,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在北京正式成立,该基金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共同发起设立,目标规模500亿元,首期已募集资金317亿元。基金主要投向新闻信息服务、媒体融合发展、数字化文化新业态等文化产业核心领域,以及与文化产业高度相关的旅游、体育等相关行业,以及支持电影等重点行业发展。
启明创投七期美元基金成功募集12亿美元
11月18日,启明创投宣布已经完全关闭第七期美元基金的募资,总规模达12亿美元。该基金专注于医疗健康和TMT两个领域的早期投资。启明创投专注于投资TMT、医疗健康等行业早期和成长期的企业。目前旗下管理九支美元基金,五支人民币基金,管理资产总额超过56亿美元。
上海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启动,首期规模30亿元
11月17日,第八届先进制造业大会在上海嘉定区召开,为加快推动上海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创新智能制造产融结合新模式,上海设立了总目标规模100亿元人民币的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目前首期30亿元资金已募集完成。基金投资方向以智能制造为主,同时兼顾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方向的项目,以上海为主辐射长三角地区。
国电投科创基金正式设立,总规模50亿元
11月13日,由国家电投集团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作为基石LP参与出资的国电投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天津)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国电投科创基金)正式设立,先前已于2020年11月11日完成中基协备案。国电投科创基金总规模50亿元,将通过直接投资或子基金方式专注于能源领域科技创新投资。
鼎晖夹层IDC基金首轮募集15亿元
11月23日,鼎晖夹层基金宣布完成旗下数据中心行业投资基金的首轮募集,目标规模20亿元人民币,首期认缴规模15亿元人民币。该基金是鼎晖夹层旗下的第一支行业子基金,也是国内第一支完成首轮募集的专注于数据中心行业投资的人民币基金,鼎晖股权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基金将与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合作,投资位于核心城市的优质数据中心项目。
三、私募市场观察
(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1月情况
1、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成立情况
临近年末,私募调研热情急速升温。在近1个月的时间里,有3969家私募累计调研上市公司5240次,其中不乏百亿元级私募,例如淡水泉、泓澄投资、星石投资、重阳投资和彤源投资等调研个股数量居前。从被调研上市公司来看,歌尔股份、海康威视、迈瑞医疗、卫宁健康和汤臣倍健等,被集中调研多达数十次。从机构调研个股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电子、机械、医药、基础化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计算机、汽车等热门行业。此外,医药股虽然年底继续调整,但私募对其关注度仍不减,近1个月合计有35只医药股获调研。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11月备案数据显示,本月私募机构共备案1795款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数量较10月环比增加43.60%,共971家私募机构参与备案,环比增加204家。11机构共成立1476款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较10月环比增加41.11%,共834家私募机构成立产品。从备案的机构来看,11月份有14家机构备案产品数量在10款以上,10家机构成立数量在10款以上。量化对冲与股票多头不分伯仲,11月灵均投资共备案了41款产品,在百亿私募中数量居首,景林资产也备案了34款基金,宁波幻方量化、衍复投资在11月份也分别备案了26款和24款产品。知名公奔私基金经理成立的和谐汇一资产11月备案了27款基金,从9月27日备案首款产品至今,和谐汇一旗下共计备案38款产品。
从风险评级看,11月份备案的私募证券产品中,股票策略产品有938款,占到11月备案数量的52.26%,股票策略投资于股票,所以产品中高风险水平占绝大多数。本月备案产品在R4-中高风险水平上的最多,一共有1048款,占比58.38%,R-1低风险有575款,占比32.03%。
随着11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数量的高涨,多家头部券商托管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也大幅增多,托管数量前五的券商无变化,招商证券托管依然最多,一共托管411款产品,较上月增加114款。国泰君安证券紧随其后,本月托管311款产品,较上月增加122款。从发行地区看,上表五省市一共发行1628款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占比高达90.70%。其中,上海市发行数量最多,11月备案673款。其次为广东省,11月备案410款。浙江省11月备案291款,占时位居第三。绝大多数头部私募机构均落户于一线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享受国家政策红利,吸金效应明显。
2、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近一个月收益情况
11月行情拉下帷幕,A股市场风格逆转,上证50、沪深300、上证指数单月均张超5%,科创50与创业板指则遗憾收跌,全月涨幅分别为-0.60%、-0.90%。11月八大私募策略表现良好,全部正收益。从各大策略具体表现情况来看,其中,采用管理期货策略的私募基金延续上月的优异表现,月度平均收益率为3.82%,排名第一。采用相对价值策略收益的私募基金表现最差收益垫底,月度平均收益率为0.14%,单月下跌0.62%。整体正收益涨幅超2%的还有宏观策略,月度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00%,仅次于管理期货策略。整体正收益涨幅超1%的还有股票策略、组合基金、复合策略和事件驱动策略,月度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85%、2.32%、2.12%和1.18%。
私募证券高收益中,股票策略产品占据半壁江山。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在自主发行的私募证券产品中,近一个月收益最高收益111.99%,最低收益-83.68%,收尾相差195.67%。从收益前十的产品看,八大策略收益排行中股票策略有5款产品上榜,管理期货策略有两款产品上榜,组合策略、宏观策略和复合货策略也各有1款入围。收益冠军由卓晔投资管理卓晔1号基金夺得,该产品为股票策略产品,其最新净值为1.36,近一个月收益为111.99%。
(二)私募股权、创投类私募11月情况
11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投基金备案数量大幅回升。数据显示,11月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一共备案682款产品,较上月增加202款,环比增加40.08%。共有561家私募机构参与备案,环比增加133家。其中私募股权基金备案393款,环比增加48.86%,创业投资基金一共备案289只,环比增加33.80%。从内部结构来看,在私募股权基金中,创业投资基金和并购基金占比仍然较小。伴随市场的不断分化和加速出清,行业集中度也在发生明显变化。
从协会备案产品成立情况来看,11月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共成立313款,环比增加71.98%,同比减少13.06%,共267家私募机构参与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成立,环比增加106家。其中私募股权成立185款,环比增加71.30%,同比减少24.18。创投基金成立128款,环比增加72.97%,同比增加10.34%。近年来,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有所降温,但热门行业和热门区域仍延续近年来快速发展趋势。政策红利释放,中小、高新、初创科技型企业标的增幅明显,科技、消费、大健康产业投资最受关注,增长较快。
(三)契约型私募产品11月情况
根据我们统计数据显示,本月契约型基金发行数量热情有所上涨,但发行规模却大幅缩减。据不完全统计,11月共有10家私募机构发行了83款契约型固收类私募基金,环比增加27.69%,同比增加22.06%。一共有62款契约型基金披露了发行规模,发行总规模为11.76亿元人民币,环比减少71.76,同比减少78.09%。此外,83款产品中共有69款产品披露了期限,本月契约型基金产品平均期限为1.01年,较上月同期拉长0.09年。83款产品均披露了预期收益率,平均预期收益率为7.00%,较上月上升0.74个百分点。
四、本月私募基金风险事件
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本月共有6款私募基金产品被爆出现违约,本月违约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工商企业和金融领域。在本月6款爆雷的私募基金中,披露规模基金数量的有3款,涉及规模2.62亿元人民币。其中,工商企业涉及规模较大,占所有披露规模金额的69.85%。11月以来私募监管愈加严格,中国证监会深圳证监局接连发布多条通知,多家私募遭公开谴责或约谈,被点名机构存在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向投资者承诺最低收益、未披露关联交易事项、高管人员资质不符合要求、未如实填报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信息、未按规定向协会进行信息报送、产品未备案、挪用基金财产等违法违规现像。
往期回顾:
用益-10月私募市场回顾:A股市场强势反弹 私募证券产品大幅缩水